1 / 7
文档名称:

2017成考专升本政治必考题.docx

格式:docx   大小:2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7成考专升本政治必考题.docx

上传人:nhtmtr11 2018/9/16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7成考专升本政治必考题.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7成考专升本政治必考题
一辨析题
1 尊重客观规律不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错误。(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必要条件。
(2)事实证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不相矛盾的。人们越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相反,违反客观规律不仅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还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就是农民革命战争。
3 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错误。(1)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一原理源于生产关系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正因为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历史,所以作为社会关系的主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2)杰出人物并不能取代人民群众称为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杰出人物的作用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作用。
4和谐社会是没有冲突没有矛盾的社会。
错误(1)和谐,并不是无差别、无矛盾、无冲突。对立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属性。它们共同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达到动态的和谐;
(2)和谐是反映事物和现象的协调、适中、秩序和平衡的存在状态的范畴,是多样性的协调和统一。和谐表明了事物的发展合乎逻辑或规律。
(3)因此,和谐社会不是单一、均质、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状态,多元和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差异就无所谓和谐,“和而不同”才能和谐。和谐社会的美妙,并不在于无差别或“无矛盾”而恰恰在于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
5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这表明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是可以被创造或消灭的。
错误。
(1)规律是事物运动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性是其根本特点。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社会规律也具有规律的一般特点。
(2)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这只是说明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表现方式不同,并不否认其客观性。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人们的活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社会规律。
6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正确。中国农民阶级有较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代表,具有狭隘、保守等弱点,他们看不清斗争的前途,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也难以抵制封建主义的影响,不能始终保持革命队伍的团结和巩固,因而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历史证明,中国农民阶级只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7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正确。(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每一事物既包含矛盾的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是从许多特殊矛盾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只概括了每一特殊矛盾的一部分、本质,而不是矛盾特殊性的全部。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