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4.16 抗日战争 教案3.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16 抗日战争 教案3.doc

上传人:gxngqvk 2018/9/16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16 抗日战争 教案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
教学设计
江阴市澄西中学刘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识记下列基本史实: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史实。
⑵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的成因;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抗战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
⑶知识的运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二、教材分析:
1、内容:
本节课共三个子目,其中第一子目“全民族的抗战”是本课的中心问题。中国的抗战是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全民族的抗战,这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从社会主要矛盾看,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政治局面看,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完成了历史使命。从战争态势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存,国内战场和国外战场并存是其显著的特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对日作战中是相互配合的,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它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在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致破裂,在军事上保证了抗日战争成为一场全民族抗击日寇的持久战。第二子目“日军的滔天罪行”,记录了日军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行。深入学****此目,用史实揭露日军侵华时期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有力回击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史实的态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复活,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捍卫世界和平。第三子目“抗战的胜利”,本子目介绍了百团大战和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内容,通过学****明确日本发动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2、重点、难点
重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难点: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教学定位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上所进行的一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民族自卫战争,也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保卫战。《抗日战争》这节里,从三方面描述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第一目
“全民族抗战”阐述了日本帝国主义逐步扩大侵华的过程,以及由此引起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然后进一步阐明了国共两党领导的两个抗日战场的情况;第二目“日军的滔天罪行”则通过三个事例揭露了日军在中国烧杀***掠的强盗暴行;第三目“抗战的胜利”,先以百团大战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同日军作战为例,描述了中国军队在国内外战场英勇抗日的情景,紧接着概述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意义。在教学中,要利用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引导学生探究中国人民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和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教学准备
教师:①搜集与抗战相关图片、资料、影视信息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②布置学生进行研究性学****题目是1、你对抗日战争了解多少?你最想了解抗日战争中的哪些知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