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荷花淀》中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荷花淀》中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doc

上传人:lrrfsyq836 2015/9/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荷花淀》中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荷花淀》中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
[摘要] 孙犁先生的代表作《荷花淀》,是一篇通过诗美的笔触来描写战争的小说,这样的风格使得它在众多的战争文学中独树一帜,多少年来被人们津津乐道。
[关键词] 艺术真实;历史真实;孙犁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211-1
《荷花淀》独特的魅力正是来源于相对其他尽量展现战争事实、还原战争残酷的作品来说,让人们从战争中嗅到的是一阵荷香而非浓郁的血腥。虽然作为表现战争的作品而言,《荷花淀》因为对于战争表述过于轻淡而受到了周扬的批评,但正如孙犁自己曾经说的,“文学应该表现真善美,表现美的极致……善良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写。”这除了孙犁倾向表达一种诗意的、恬淡的美学观之外,恐怕还与他更为认同自己的“文士”身份有关――他说:“我是一名文士,不是一名战士。”――与其用声嘶力竭的苦大仇深来浓墨重彩于主流意识,倒不如用文人细腻诗意的笔调进行“主流叙事”。于是,在《荷花淀》里,对于战争残酷性的冲淡就需要程度更深的提纯以及虚构。
从最开始出现的月下编席的女人,到丈夫归来后的夫妻对话,再到家人乡亲的相送、到村子里的女人们编着借口决心去看看她们的丈夫
……这是从家庭的框架来写战争中的生活。这里的家庭框架在孙犁笔下也不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戚场面,而是琐碎、絮叨的日常家庭生活。即使战争爆发了,白洋淀的女人们照样坐在院子里编着她们的席子,甚至不久之后,各地的城市村庄里,人们也还是照样争相购买白洋淀的好席。然后,丈夫回来了,女人开始和丈夫对话。谈话内容虽然围绕抗日斗争展开,但是第一,丈夫要去参加大部队是跟妻子进行交代,这就涉及到家庭分工的问题,女人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第二,谈话的内容在静谧的深夜、在清亮的月下进行,这又带有一丝恬淡、静逸的气息。丈夫的离去并没有一种因为战争而生离死别、激昂壮阔的意味,在谈论这个问题时,丈夫甚至还指着父亲的小房示意妻子轻点儿声,仿佛他们之间谈的不外乎鸡毛蒜皮的家长理短。而在叙述水生的离去时,孙犁也淡淡的只写了父亲的鼓励与全庄老少的集体出送。
在小说高潮的战斗描写中,虽然女人们没有参与战斗,但她们在战斗描写中却从未缺失。有意思的是,孙犁甚至把这场原本只是子弟兵作战的战斗写出一种夫妻合作智斗敌人的意味。战斗结束,丈夫们打捞胜利品时一边埋怨妻子们是落后分子一边却又把饼干盒扔到她们船上的特写也传递着一抹温情。丈夫们走了,妻子们划着船儿朝家的方向划去,这使得小说从家开始又以家结尾,相比是描写战争中的生活,不如说描写了生活中一个战斗桥段。
孙犁用这样的小叙事,首先用家庭伦理的温情消解了战争的特性。而这样的小叙事中,孙犁又用几个诗意的意象进一步添彩,在温情之上更添荷香。
首先出现的意象是月亮。“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的很,干净得很……”这里,将视觉的月亮与感觉的凉爽联系在一起,很容易使读者通感,以为凉爽的是月亮。凉爽的月亮一方面营造出一种静谧幽逸的氛围,一方面散发出一种自然的诗意的气息。月亮下,女人手中的苇子产自白洋淀,而整篇小说所散发的荷香正是来自白洋淀。“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白洋淀的水有着诗意之美,有着乡土之美,这种美很大程度上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