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灾后心理知识资料.ppt

格式:ppt   大小:612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灾后心理知识资料.ppt

上传人:nnyoung 2018/9/17 文件大小:6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灾后心理知识资料.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川“5、12特大地震”灾后心理救助知识汇编
震后心理辅导
(一)灾后的身心反应
(1)情绪反应
害怕
·         很担心灾难会再发生
·         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
·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         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无助感
·         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         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悲伤、罪恶感
·         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
·         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
·         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愤怒
·         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
·         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
·         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重复回忆
·         一直想着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失望
·         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希望
·         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2)身体症状
‧疲倦
‧发抖或抽筋
‧失眠
‧呼吸困难
‧做恶梦
‧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
‧心神不宁
‧恶心
‧记忆力减退
‧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
‧注意力不集中
‧子宫痉挛
‧晕眩、头昏眼花
‧月经失调
‧心跳突然加快
‧反胃、拉肚子
1、纾解情绪与缓和身体症状的方法
l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与孩子一同分担悲痛
l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的机会,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l        别忘记家人和孩子都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试着与他们谈谈
休息
l        在伤痛及伤害过去之后,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l        工作及开车要特别小心,因为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
l        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
让时间抚平创伤
l        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l        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单位表达
(二)面对地震专家教你消解心理恐慌
2、如何疏导恐慌情绪
面对突发事件,感到心理压力大时,应当与亲朋好友多沟通,让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大胆说出你的恐慌。这时最好选择电话、上网等方式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交流来减轻内心的不安。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抵制或否认在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产生的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切不可以烟酒来排遣压力,更不可有发怒等不良情绪出现。同时,启动科学的心理调节措施,进行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看小说,写日记,收拾家务等等让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小事情,转移自己的情绪,并保持良好的睡眠。
家里的老人或者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常的表现:易怒、兴奋、不安、絮叨,甚至联想到以前的一些负性事件等。这时,家人要尽量理解,最好能够在一起,以增强相互的依赖和安全感。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情绪反应,使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信任,从而充满自豪与信心,以降低不良情绪的影响几率,用自己的信心去鼓励和激发亲人。
3、如何应对痛失亲人哀伤
每一段哀恸历程都是沉重的,而如果亲人的死亡是突如其来的,是完全在意料之外的,那么这样的冲击往往较可预期的死亡(如亲人是因为癌症病故等)更加的令人难以承受,也使得哀恸反应可能会更强烈,哀恸的历程会持续更久,而这次大地震所造成的意外死亡正是如此。
失去亲人会使人产生高度的情感失落,包括悲哀、愤怒(怨恨逝者弃己而去,或埋怨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过失)、愧疚、自责、焦虑、疲倦、无助感、孤独感、惊吓、苦苦思念等。
在哀痛之余,很多人还会梦魇和自责,想象原本可以把亲人救出来,然后把亲人的死亡当成自己的过错。这时候心理干预是很重要的,需要安抚生还者的情绪,让他们明白是自然灾害夺去了他们的亲人,而不是他们的错。
同时,生还者应该早日坚强起来,学会适应逝去的亲人已经不存在的新环境,扮演一个以前所不****惯的新角色,并掌握以前不具备的一些生活技巧,从而适应新的环境。如果不能认识到环境已经改变,从而重新界定生命的目标,就容易长期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对健康是极不利的。
l        避免、减少或调整压力源:比如少接触道听途说或刺激的讯息。
l        降低紧张度:和有耐性、安全的亲友谈话,或找心理专业人员协助。
l        太过紧张、担心或失眠时,可在医生建议下用抗焦虑剂或助眠药来协助,这只是暂时使用,但可有较快安定的效果。
l        做紧急处理的预备: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