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民营企业家犯罪顺德样本.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营企业家犯罪顺德样本.doc

上传人:jiaxidong_02 2015/9/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营企业家犯罪顺德样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营企业家犯罪顺德样本
顺德,位于珠三角腹地,北邻广州,南近港澳,民间素有“广东美食出顺德”、“中国厨师之乡”的美誉。在当地打工者眼中,即便是顺德的一个镇街,其繁华程度都堪比内陆省份一座大城市。
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就在这样一个面积仅为806平方公里的小小区域内,聚集了美的、格兰仕、联塑、碧桂园等众多民营企业,%的超百亿企业。2006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就成了成为中国首个GDP超过1000亿元的县级行政单位,比同年的青海、甘肃、宁夏、海南还高。2012年,全区产值超1000亿元企业1家、超100亿元企业有5家、超10亿元企业有61家。
“顺德地区的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达到现在的高水平,虽然涉及多方面因素,但是却和企业改制这一重要机遇密不可分。”樊荣强是《顺德制造》一书的作者,关注顺德经济发展多年的他告诉《方圆》记者,顺德的成功要从30年前说起。
30年前,顺德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如今响当当的美的集团那时还是北滘公社下面一个街道办事处23名乡亲集资5000元自谋出路开办的一个小企业。但精明的老板何享健让美的挂到了公社名下,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而迅速成长。事实上,顺德的乡镇企业是在政企一家的模式下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唱主角,既是投资主体,又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同时通过物资调配、税收减免等方式扶持企业成长。
第二波兴起是在1992年,顺德的乡镇企业开始大规模改制。首先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就是美的公司,它也成为全国第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乡镇企业,接着是科龙、格兰仕等企业。最终,顺德率先摆脱了体制的羁绊,让民营经济驶入了市场发展的高速公路。而这些龙头企业的扩张又带动起当地家电制造、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与模具、金属材料加工等支柱产业的发展,让顺德的中小企业遍地开花,而这些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以“夫妻店”为主,主要靠亲情纽带支撑。
“如果说青岛经济是‘大企业立市’的经济,温州经济是‘中小企业立市’的经济,则顺德经济是两者兼而有之,既有‘星星’满天,也有‘皓月’带着‘星星’亮。”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钟朋荣将顺德如今的经济模式比作是“皓月当空,星星满天”,他表示,在产业结构上,顺德也是经济区域专业化和产业集群的典型。
与经济的蒸蒸日上相对应,当地企业家犯罪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记者在顺德区检察院的一份专题调研报告中发现:2008年至2013年6月,顺德区检察院共办理企业家犯罪或涉嫌犯罪案件155宗181人,涉案企业153家,其中,民营企业企业家犯罪或涉嫌犯罪160人,%。
融资类犯罪现象突出
在民企“扎堆儿”的顺德,融资难的问题持续上升,不少中小企业深陷困局,卷款私逃的报道屡见报端。顺德区工商联曾在2012年发布了一份《区民营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小民营企业难以向银行取得融资,导致企业资金吃紧,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生产投入受到限制,70%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表示有资金缺口。
“民营企业规模大多较小,我国金融市场又不是很完善,以上市、发债券以及从商业银行贷款等方式取得融资的渠道很有限。”企业家犯罪资深研究学者王荣利表示目前民营企业要从商业银行贷款显然不能和大国企相比,大国企更容易得到优惠贷款,而留给民营企业的似乎只有一条路——民间借贷。
与此相对应,在顺德检察院近年办理的企业家犯罪案件中,融资类罪名所占比重也恰恰是最大的。在被统计的155个案件中,仅仅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就有11人,事实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并不代表企业家融资类犯罪的全部,另有大量的融资类犯罪是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刑的,此外票据诈骗罪和挪用资金罪等也与企业融资问题直接相关,这三项罪名的涉案人数分别是17人、14人和13人,而总人数更是达到了55人,%。
“在涉案的企业中,制造业的企业占绝大多数,因为制造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对资金链和劳动力的依赖性很高,需要稳定的资金投入。”顺德区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官刘建淳告诉《方圆》记者,顺德这种产业的特殊性让当地的民营企业通过民间借贷融资的经营方式的确十分盛行。不过民间借贷有个普遍的问题,当资金链断裂时,极易引发区域性的金融风险,一些企业家因此入罪,而这种案件在顺德也是屡见不鲜。
林耀松和方惠玲夫妇便是其中的典型。夫妻二人2000年在顺德区杏坛镇开设了杏坛镇昌教永耀塑料厂,主要经营塑料贸易。2002年到2008年期间,由于需要大量资金,夫妻俩就以经营需要资金周转为由向他人进行借款,利息为每月15厘到30厘。在这段时间里,林耀松向7名事主借款共611万元、方惠玲向9名事主借款442万元,借来的钱大部分用在其经营的塑料厂进货和还借款利息上。期间林氏夫妇也不断地向事主归还本息,之后由于生意亏损和大量本金、利息没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