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分析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效果观察.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分析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效果观察.doc

上传人:zbggqyk171 2015/9/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分析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效果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分析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采用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的46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6例患者中,其中NK/T细胞淋巴瘤患者31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15例。%(34/46),%(18/46),%(16/46)。并且发生的不良反应仍旧是骨髓抑制,%(36/46),其中有。12例(%)患者出现低白蛋白血症,11例(%)患者发生高脂血症,8例(%)患者发生纤维蛋白原下降。所有患者均无过敏反应、或者出现急性胰腺炎、血栓等。结论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培门冬酶;化疗;淋巴瘤;不良反应
doi:.1004-7484(s).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70-02
培门冬酶是一种聚乙二醇化学耦联修饰以后形成的一种新型门冬酰胺酶蛋白制剂,同时它也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首选药物[1]。其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左旋们冬酰胺酶大体相同,但是该药物的免疫原性较低,药物半衰期延长[2]。我院近两年收治的46例淋巴瘤患者,采用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临床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采用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的46例淋巴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为(31-43)岁,平均年龄为(±)岁,且所有患者均符合张之南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
治疗方法泼尼松每天40mg/m2,口服,每天三次,服用(8-30)天左右;柔红霉素25mg/m2,服用;,服用;门冬酰胺酶6000IU/m2。在化疗之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血糖、血淀粉酶都正常。给予患者化疗之前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ml配合葡萄糖酸钙1g、、地塞米松10mg,行肌肉注射,有效预防过敏。速效胰岛素6U皮下注射在化疗后能够有效防止血糖升高,在化疗前后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mg,能够有效减轻胃肠道反应。注意在用L-ASP的前3天左右停止用药(3-5)天能够减少胰腺炎的发生概率,口服服用嘌呤能够预防尿酸性肾病。
观察指标化疗之前检查所有患者的骨髓象,待化疗结束3个星期后复查1次,以后每隔3个月复查1次,观察患者的病情缓解情况。在治疗期间每隔1周监测一次血糖、血常规、血尿淀粉酶以及生化、凝血等、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46例患者中,其中NK/T细胞淋巴瘤患者31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15例。%(34/46),%(18/46),%(16/46)。并且发生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