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出行BRT,方便你我他
——从调查舟山市快速交通发展到剖析舟山市的交通问题
学校:舟山中学
作者:张未艾、蔡祎航、朱佳娴、徐宁馨、刘沁卿、刘姿言、周誉华、鲍梦蝶、韩叶婷
指导老师:
摘要:
从2013年10月起,舟山市开通了快速交通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交通出行。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两高三低”的公共交通形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市民们对BRT的看法,走访BRT服务站点、BRT总站,初步认识了舟山市目前快速公交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了解了快速公交产生背景,并对快速公交的未来有了一定预计。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倾听各方的意见,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从舟山市快速交通发展中认识到舟山市的交通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关键词:舟山快速公交市民交通
研究背景:
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 ,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模式的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由于机动车发展过快,导致能源紧缺、能源价格昂贵,城市交通日益拥堵,城市环境恶化,快速公交系统被国际公认是应对上述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世界上交通拥堵状况严重的城市,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正在纷纷实施快速公交系统。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以舟山市快速公交发展为例,以一个小的视角,结合多方面的调查来看待整个舟山的交通问题,从整体来看,舟山市的交通问题在严峻中透着希望,正一步步走向完善。
研究意义:
一个城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思想,应该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并重。研究发展建设公共交通系统,有一下意义。一个高效、可靠的公共交通系统,通过减少小汽车的使用率、减缓交通拥堵、减少车辆污染物排放、降低能耗,以及大容量地集散乘客, 可以保护环境、节省自然资源、节约居民出行时间、保护公众健康、刺激经济发展、降低对原油的依赖、促进社会平等、维护城市和谐、加强社区凝聚力。我们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更加深入了解舟山市快速公交的发展和舟山市的交通问题,感受民生问题,为建设和谐舟山提出建议。
研究对象:
舟山市乘坐BRT的各年龄段市民、BRT站点、BRT总站等。
课题组成员分工:
制定课题全体成员
搜集准备材料刘沁卿、刘姿言、鲍梦蝶、周誉华、徐宁馨
问卷调查设计整理归纳朱佳娴
采访记录张未艾、蔡祎航、韩叶婷
摄影徐宁馨、张未艾
交流分析全体成员
研究阶段:
准备阶段:制定课题,查阅书籍,网上搜索,联系预约单位,设计采访稿、调查问卷
实践阶段:分发调查问卷,走访BRT站点、BRT总站
总结阶段:交流分析调查结果、写实践感受
正文
关键词一:舟山市民们对BRT的态度和看法
PART 1:调查问卷
见附1
PART 2:市民眼中BRT的优点和现存缺陷
关于舟山快速交通发展现状的调查和研究
调查问卷结果小结
经过本小组历经3天的调查,分别调查了几个不同年龄组的人,初步了解了大家关于舟山快速交通的发展现状。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快速交通给他们节省了大约5-10分钟,很少部分认为快速交通只节省了5分钟以下,而同时也只有极少部分认为快速交通节省了10分钟以上。而大家对于BRT换乘流程、秩序、服务,总体上持一般和满意。再来说关于BRT的优点,更多乘客是从便捷性,安全性和收费方面来考虑,BRT所拥有的专用通道,使大家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另一方面,大家所认为的BRT的缺点也较为集中,几乎大家的选择都集中在站与站的安排不够合理,而大家对于快速交通的意见与建议也大多集中在应该尽快改正站与站安排不合理的情况。而小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要加快调整BRT的服务,使整个BRT具备更好的灵活性。
面对以上调查,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BRT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优点,但对于快速交通来说,仍然有可以改正之处。虽然BRT拥有专用通道,但这往往会造成其他通道的交通拥挤,或者不方便的地方,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交通系统。而对于舟山整个面积不是特别大的城市来说,快速交通带来的便利和所节省的时间,这些优点不是也别突出,而BRT本身带来的车内人数拥挤,秩序时而混乱的问题,也是不能避免的。而最使大家所很难的选择BRT的原因,可能就是站与站之间相隔较远,下车或上车的站牌里自己家不是很近或太远,这些往往让大家宁可选择常规公交也不会选择BRT。停靠站少,上车的人也相应会多,但快速交通还是做了相应的措施,就是每隔5分钟发一班车,这或许能缓解一定的交通运输的压力,但不是治本之策。
综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