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满分作文.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满分作文.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8/9/18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满分作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我是一本书……
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
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不得抄袭。
你能读懂黄山峭壁上的那株迎客松吗?
云缠它,雾绕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大自然仿佛容不得它的存在,定要除之而后快。然而,它不低头,不让步,不畏风刀雪斧的剔抉在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声中,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逃遁;它以刚硬驱逐雷电远避它方……
一切生之渴望、生之奋斗、生之抗争,都在这由苍松摇出的命运交响曲中展现出来了。
读黄山松,你不觉得我们的安徽正是一棵伟岸挺拔的劲松吗?
安徽,襟江带淮,千年激荡,几经兴衰,这片辽阔的大地上曾上演过多少群雄逐鹿、惊心动魄的故事啊!
这里曾经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老庄道学,三曹华章,新安文学,桐城散文……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出了多少人世沧桑;一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道出了安徽人民的勤劳和艰辛。
“相看两不厌,独有敬亭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些,不正印证了文人墨客们对江淮秀丽景色的向往吗?
众人皆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却有几人清楚那倚门而立翘首遥望、“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正是咱安徽潜山姑娘呀!“乔公二女秀所钟,秋水并蒂开芙蓉”令诗人充满了无限的向往,而那“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的焦刘之恋不也跨越时空感动今人吗?
文房四宝,徽派建筑,芜湖铁画,黄梅戏,凤阳花鼓……这些,全是江淮儿女智慧的结晶啊!
千年前推翻了秦王朝残暴统治的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起义,千年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无数勇士可歌可泣的事迹,无不印证了江淮儿女不畏压迫、抵御欺凌的铮铮铁骨。
黄山松,我读懂了你!黄山松,你是徽魂!
[名师点评]
本文立意深远,以“黄山松”为象征物,通过对黄山松的描写,表达了对安徽文化、安徽人民的精神的讴歌、赞美之情。从黄山松入手,切入口小,但能小中见大,虚实相间,构筑黄山松与“徽魂”的相似点。文采飞扬是其另一大特点,整散句交错使用,“引用+排比”的修辞,抒情酣畅,气势充沛,扩充了文章的内涵,强化了对黄山松、对徽魂的赞美之情
品读人生
        人生如一本厚厚的大书,等待着人们亲手去书写,也等待着人们细细去阅读、去品味。
      人生这本书可能不像小说那样情节跌宕起伏,也不像散文那样优美深刻,不像诗歌那样抽象晦涩,它的内容只是些平凡的人和事,甚至平淡得如一杯白开水。但只要你细细品读,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人生中的每一位朋友,师长,甚至是每一位过客,都能给我们有益的启迪。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于是,孔子从师于不同的学者,如剡子,苌弘等,甚至从两小儿辩日小事中了解到看问题角度不同所得的答案也不同的道理。曹怀东、朱熹平两位教授从前人的研究中获得启发,最终证明了“世界七大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只要善于品读,每个人都能给人启迪,哪怕是广场上卖唱的乞丐,也能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品读他人,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学习。
      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爱迪生品读那一千多次失败,最终成功地发明电灯;越王勾践品读丧国的失败与苦涩,卧薪尝胆,一举灭吴,一雪前辱;兰斯•阿姆斯特朗品读癌症的痛苦,却变得更加坚强,不仅战胜了病魔更回到了深爱的自行车赛场。失败与痛苦是一种磨砺,一种考验,让真金在火炼中焕发光彩,让凤凰在浴火中涅盘。品读失败与痛苦,不仅是品读失败的教训,更是一种敢于面对的勇气。品读失败与痛苦,是一种面对是一种感悟。
      品读人生,还要学习品读成功与喜悦。人生道路中既有荆棘也有鲜花,品读成功与喜悦,是让人学会珍惜,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功,更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同时,也让人学会进取,不止步,不满足,向更高的高峰发起冲击。现代人生活条件大有改善,幸福感却大幅降低,为什么?因为现代人忘记了品读喜悦,忘记了珍惜幸福。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钋后,在获得诺贝尔奖嘉奖后,既珍惜这一成就,又不肯停步不前,而是继续探索,发现了更为珍贵的镭,二度获得诺贝尔奖。她品读了成功,并正确认识了成功,才有了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