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禅修应该要注意些什么.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禅修应该要注意些什么.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8/9/18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禅修应该要注意些什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禅修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圣严法师 发布时间:2012-11-3 0:44:42 繁體版 
通常凡是有心或有兴趣于禅修的人,比较不容易有宗教层次的信仰心,因为信仰本身是属于感性,而禅修的人,多重视自己的修行,希望从修行中得到身心感应,得到禅修的经验,因此很不容易接受宗教层次的信仰,其实这是绝对错误的事。
很多人都以为,禅修要全靠自己,属于“自力”,念佛的人则全靠“他力”,这两个观念都不正确。其实禅修也需要靠“他力”,念佛也需要有“自力”。一个禅修的人,不太可能完全凭自己的力量就能够完成。不论在印度、中国或在西藏,修行禅定的人还是需要老师、护法神及诸佛菩萨的护持。因此在中国禅宗寺院也供奉天龙八部、诸大天王等的护法神像。
古德常勉励禅修的人要把“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予龙天”,所谓色身,就是我们的身体,当在打坐用功的时候,不管自己的身体,自然有道场的执事来照顾,依道场的生活轨范来调摄。而且如果要想修行修得好,还需要有护法龙天的护持,没有护法龙天的护持,可能就会在身心方面有障碍出现,形成魔障。所以禅修而不相信在自力之外,还有佛菩萨及护法神的力量,那就不能够算是佛法的修行。
另外,修行禅法的人必须要相信,除了用功打坐之外,也需要积功、累德;如果仅仅是自己打坐,就想得解脱或大彻大悟,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障碍,不能使我们真得解脱。因为自私鬼怎么可能开悟呢?所以禅宗也讲修布施行、修忏悔行;如果没有为众生利益设想的心,没有真正为他人奉献的心,没有奉献的供养、布施行为,修行要想成功,是相当困难的。
过去禅宗的丛林里,许多禅师们在没有开悟之前,都是为道场、为师父做种种的劳力工作,称为“行单”。包括在厨房里挑水、砍柴、煮饭、种菜,或者维护道场的环境整洁清理、维修等工作。
所以传统寺院中设有四十八项执事,是由出家修行的人来担任的,僧众只有在禅七之中不担任比较复杂分心的工作,其他的时间,都会有长期执事的工作。因此,法鼓山的禅七中,也鼓励禅众要做一些坡事工作的。
禅宗丛林,同时主张要把多余的钱财衣物,布施给需要的人,自己留下的仅是最简单的随身衣物。在过去,所谓的“禅和子”,衣单少到只有“两斤半”,因为他们将得到的东西,都布施出去了。
由此可知,一名禅修者应该要有供养心、布施心,要能舍掉自己身边的长物,送给需要的人。
可惜我们现在见到很多禅修的人,态度狂傲、骄慢,内心自私、小气,却又缺乏信仰心,这是很可怜的、很危险的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来禅修的人,都希望能够得到身心实际的体验,获得稳定、愉快、健康的成效;一旦得到健康、稳定、愉快的成效时,就认为这是自己努力修行的成果,不是由于诸佛菩萨的感应,当然也不是由于道场里面有护法神,更不会相信这是由于师父或者那一位老师的指导有方。这样一来,就变成了骄傲、自慢、自负、自满,没有信仰心和恭敬心。
信仰的意思,就是虽然自己有所不能、有所不知,可是相信有那种事实的存在,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就像见到一座高高的山,虽还不能亲自上到山顶去,但是相信高山上一定有高人,高山上一定有好的风光,越是往高山上方爬,越能够发现我们过去没有看到的东西,这就是“仰”信。我们在低处对高处产生的敬仰,而在敬仰之外产生信心,相信其中一定有我们所不知的力量能帮助我们。如果信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