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优质文档.pptx

格式:pptx   大小:2,218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优质文档.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9/18 文件大小:2.1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优质文档.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刚解放:主要参考苏联的《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959年, 《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未颁布。
1964年, 《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未颁布。
1974年, TJ 11-74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试行)(简称74规范),原国家建委批准颁布。
1978年, TJ 11-78 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简称78规范), 国家建委批准颁布。
1989年, GBJ 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简称􀀁89规范), 建设部批准颁布, 1990年开始实施,并于1993年作局部修订。
2001年, 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简称2001规范), 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于2008年5􀀁 12汶川地震后作了局部修订, 成为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008版本) 。
2010年,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沿革
段丽修垂耙歇莫萎箕漏霜鬃呜饶子荒吴购榷呛则古橱匝姑万担鲸碾洞卞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2010
2
修订概况
增加章节
◆大跨度屋盖结构抗震设计()
◆地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14章,附录N)
◆建筑性能抗震设计()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附录G)
◆多层工业厂房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附录H)
局部条文修订
恫仓窟撂吃罢犬恿噬层陡腆毕抒邑陆蔡哗宵夺狼盛啤决胖翻熟击鲁碰颁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2010
3
增加章节
犯螺汗奸侣铀所指鬃丽峭绣***装惰佣又匀爹倒璃贱踞油黔让孺裤铃楷函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2010
4
大跨度屋盖结构抗震设计(1)
(1) 大跨空间结构:跨度大于等于120m、悬挑长度大于40m或单向长度大于300m的刚性大跨钢屋盖结构。
(2) 应按多向、多点输入计算地震作用。
多向输入:沿空间结构底部三向同时输入
地震动参数(加速度峰值或反应谱峰值)
水平主向:水平次向:竖向= ::
多点输入:考虑地震行波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输入各独立基础或支承结构的地震反应谱峰值或加速度时程峰值和频谱特征不同,估计可能造成的扭转反应。
粟匀紊聂仕俭旅污柴索缕狄膊屑痕脾候囚慎资磅醛椎会侣揽伎沤屡截鹊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2010
5
地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5)
第14章和附录N: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单建式地下建筑
◆地下通道
◆地下空间综合体等
蛹蓉象篆掖宰膝棚迎仰阜铁郊婪魄译赫糕肉灾竞漏利娜研宋夸艳禽何络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2010
6
建筑性能抗震设计(6)
4条原则
对选定的性能目标进行分析论证
性能目标应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性能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不同性能目标的抗震计算要求
推荐方法
抗震性能设计的参考方法(附录M)
梨芽霓墟闺匹椒绢冈称暖皱坯洽式拌汐祖突捍厄答细袍铬牌织液犀献察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2010
7
建筑性能抗震设计()
★明确规定对抗震性能目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
当建筑结构采用抗震性能设计时,应根据其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类型和不规则性、投资大小、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对选定的抗震性能目标提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综合分析和论证。
性能目标应合适
辖件岔苑壹眉哭獭轿朽捞弧舅遁索收肪戮彬凡蒋诫扣拜隆贮殃涌熬少晒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2010
8
抗震性能设计,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建筑性能抗震设计()
★性能目标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针对性:可选定针对整个结构、结构的局部部位或关键部位、结构的关键部件、重要构件、次要构件以及建筑构件和机电设备支座的性能目标。
灵活性:整体结构的不同部位可具有不同的性能目标。
粳级佯赋负霹馅泼稀喀棠涝驮袋寥蹿烃突驶掐幌韩肤欲臭烫狙忘惕慕头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2010
9
建筑性能抗震设计()
■针对楼梯间作为“抗震安全岛”的要求,可以提出确保大震下能具有安全避难通道的具体目标和性能要求;

■针对特别不规则、复杂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对抗侧力结构的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提出相应的性能目标,提高其整体或关键部位的抗震安全性;
■地震时需要连续工作的机电设施,其相关部位的层间位移需满足规定层间位移限值的专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