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第2章 特种结构扶壁式挡土墙.pptx

格式:pptx   大小:70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2章 特种结构扶壁式挡土墙.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9/19 文件大小:7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2章 特种结构扶壁式挡土墙.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根据支挡环境的需要拟定墙高,以及相应的墙身结构尺寸;(2)根据所拟定的墙体结构尺寸,确定结构荷载(墙身自重、土压力、填土重力),由此进行墙体的抗滑、抗倾覆稳定性验算,确认是否需要底板加凸设计;(3)底板地基承载力验算,确认底板尺寸是否满足要求;(4)墙身结构设计。(1)扶壁式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计算(同悬臂式)(2)墙身截面尺寸的拟定(构造要求)1)墙踵板长度(抗滑移稳定)墙踵板长度的确定应以满足墙体抗滑稳定性的需要为原则,即:当有凸榫时2)墙踵板与墙趾板长度的确定同悬臂式挡土墙。图中,图形afge为按土压力公式计算的法向土压应力,有水平划线的梯形abde部分的土压力由墙面板传至扶壁,在墙面板的水平板条内产生水平弯矩和剪力,有竖直划线的图形afb部分的土压力通过墙面板传至墙踵板,在墙面板竖直板条的下部产生较大的弯矩,在计算跨中水平正弯矩时采用图形abde,在计算扶壁两侧固结端水平负弯矩时采用图形abce.(3)内力计算扶壁式挡土墙为多向的组合结构,结构类型为空间结构。1)墙面板的内力计算墙面板为三边固定一边自由双向板,荷载为水平土压力和水压力。,下部视为三边固定一边自由的双向板,上部则可将其沿高度划分为水平板带,按水平单向连续板计算。①墙面板土压力计算②立板水平弯矩(上部水平板带)跨中正弯矩:扶壁两端负弯矩:水平板条的最大剪力发生在扶壁的两端,其值可假设等于两扶壁之间水平板条上法向土压力之和的一半。受力最大板条扶壁两端的剪力为:③墙面板的竖直弯矩负弯矩使墙面板靠填土一侧受拉,发生在墙面板的下H1/4范围内。最大正弯矩位于墙面板的下H1/4附近,其值等于最大竖直负弯矩的1/4,板的上H1/4弯矩为零。设计时可采用中部2L/3范围内的竖直弯矩不变,两端各L/6范围内的竖直弯矩较跨中减少一半的办法简化。2)墙踵板内力计算应考虑两种情况:1)墙踵板净宽L2与扶壁净距L1之比L2/L1≤,按三边固定,一边自由的双向板计算。其荷载为地基土反力和墙踵板上土压力的合力,呈梯形分布。2)若L2/Ll≥,,仍可按三边固定、一边自由的双向板计算:对其以外部分,则应按单向连续板计算。3)墙趾板内力计算同悬臂式挡土墙墙趾板内力计算方法。3)扶壁的内力计算扶壁与立板形成共同作用的整体结构,可按“T”型截面的悬臂梁计算,以承受水平土压力和水压力的作用。扶壁承受相邻两跨墙面板中点之间的全部水平土压力,扶壁的自重以及作用于扶壁的竖直土压力忽略不计。(3)配筋计算1)墙面板按受弯板件计算其配筋。2)墙踵板按受弯板件计算其配筋。3)墙趾板同悬臂式挡土墙墙趾板的配筋计算。4)扶壁N1为墙趾板受力钢筋,N2为墙面板内侧水平负弯矩的受力钢筋;N3为墙面板外侧水平正弯矩的受力钢筋;N4为沿墙高方向的纵向受力钢筋,承受墙面板的竖向负弯矩;N5承受墙面板的竖向正弯矩;N6为墙面板和扶壁的U形拉筋。墙踵板顶面横向水平钢筋N7,是为了立板承受竖向负弯矩的钢筋N4得以发挥作用而设置的水平负弯矩的受力钢筋;钢筋N8和N9为墙踵板顶面和底面的纵向水平受拉钢筋,承受墙踵板扶壁两端负弯矩和跨中正弯矩;墙踵板与扶壁之间的U形拉筋钢筋N10,为连接墙踵板和扶壁的U形拉筋,其开口朝上。②按照我国《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挡土墙抗震验算(1)地震时,因土压力增大而造成挡土墙的破坏①用地震角加大墙背和填土表面坡脚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