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国医疗多元化援非.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医疗多元化援非.doc

上传人:ktdmzug142 2015/9/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医疗多元化援非.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医疗多元化援非
1963年1月,中国率先向世界宣布派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这也开创了共和国援外医疗队的历史。从最初单纯的医疗援助到如今包括双边卫生人员交流、派遣援外医疗队、人员培训、援建医院和疟疾防治中心、赠送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模式,中国援外医疗工作走过了不平凡的50年。
为此,《中国医院院长》记者专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徐伟忠,探讨中国援外医疗50年的发展与挑战。
《中国医院院长》:您如何看待中国援外医疗50年的历史过程?
徐伟忠:中国对外医疗援助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中,中国是出于团结第三世界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支持的政治目的对外援助的。
医疗与农业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两大支柱。这两方面的援助对促进中非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对非洲的医疗援助,包括向受援国供给医疗器械与药品,占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很大一部分。虽然当时中国国力有限,但仍坚持下来了。
此时,中国对外援助的政治目的非常明显,经济合作甚少。对外援助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冷战时期的特定色彩。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至今。随着中国将国家建设重心向经济转移,中国的对外援助也改变了过去以政治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做法。
而医疗援助是最有效的政治外交手段之一。因此,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对非洲的医疗援助仍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但与此同时,中国援外医疗开始追寻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治服务的基础上,中国医疗队更具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并加强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医疗合作。
《中国医院院长》:目前中国援外医疗面临哪些挑战?
徐伟忠:中国援外医疗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四方面,包括医疗队员的待遇、援外医疗的发展、药品器械耗材的援助,以及医疗管理的应用。
在计划经济时期,援外工作是为数不多的出国机会之一。作为医疗队的医生,不仅享有个人荣誉,还可以享受较好的经济待遇。然而,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同,改革开放后,中国医生出国深造的机会较多,医疗队医务人员的保障提升又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有资质的医生不愿参加援外医疗工作。除工资待遇外,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很多医生,还更在意援外工作对专业职务晋升的影响。
虽然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到目前为止,仍无法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随着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一些非洲国家对中国的期望越来越高。他们希望中国可以帮助当地医生提高医疗水平,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
虽然,中国对受援国的医疗技术培训一直存在,并呈现多种形式,但是,由于长期的殖民背景,非洲国家多采用欧美医疗卫生体系,与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不同。非洲医学生到中国学医获得的医师执业资格,回国后不具备法律效力。而中国医务工作者在非洲进行医疗培训,亦难以授予证书。因此,中国对当地医疗技术的提高,更多采用传帮带的形式。
希望在未来,随着中国医疗技术在世界影响力的提升,可以将系统的医学教育引入非洲。
除提高当地诊疗技术外,非洲国家还希望中国可以帮助其降低妇婴死亡率,提高当地热带病学的研究能力。类似问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同样面对过。而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相对缓慢的时期,中国已能大幅度降低妇婴死亡率,并在较短时间内消除疟疾等多种传染性疾病。这对于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但同样受医疗体制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