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稳态与调节
细胞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从种群和群落的水平看
生命系统具有什么特征?
它们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一、新课导入
微观、个体水平
宏观、群体水平
1、种群是宏观、群体水平上研究生物的,种群不等于个体的简单累加,种群内个体之间通过特定的关系构成一个整体,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
2、个体生命有限,而种群一般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
3、同一区域中往往生活照多个生物种群,不同种群构成一个相互依赖、互相制约的群体。
种群和个体有什么关系?
基本单位
种群有特征
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种群的特征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空间特征
(主要)
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研究种群数量的意义?
农业害虫的预报和监测,渔业规划,珍惜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阅读教材60页,假如你发明了一种新型除草剂,需要做对比试验,如何统计两块试验田中杂草数量?
10m
10m
10m
10m
课程标准的要求:列举种群的特征
学习目标
3、掌握标志重捕法的过程、计算法方
二、学习目标
4、养成团队分工合作、科学严谨的习惯
2、通过学生模拟野外调查某双
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尝试样方
法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1、掌握种群密度的概念
三、预习学案
种群密度预习学案
:生活在 1 的 2 生物 3 的个体。
:种群在 4 或 5 中的个体数,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 6 。它是种群最基本的 7 特征。
: 8 和 9 。
植物等种群密度估算方法: 21 。
(1)样方大小:草本植物一般以 10 的正方形为宜
(2)取样方法: 11 和 12 。
(3)测量方法:在被调查的种群的分布范围内,13 选取若干样方,计算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 14 作为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还可以应用于昆虫卵密度及蚜虫密度。
(4)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 15 法。
应用范围:活动能力强 16 、活动范围 17 的动物种群
测量方法:在被调查的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 18 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中,进过一段时间后进行 19 ,根据重捕的动物中20 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算种群密度。
1、一定自然区域内 2、同种 3、所有
4、单位面积 5、单位体积 6、数量 7、数量特征 8、样方法 9、标志重捕法 21、样方法
10、1平方米 11、五点取样法 12、等距取样法
13、随机 14、平均值 15、标志重捕
16、强 17、大 18、标记 19、重捕 20、被标记个体数
四、问题探究
1、怎样制定样方调查计划?
原则:随机选取样方;样本数量足够大;取样过程没有主观偏见。
核心内容:如何确定“样方”,获得真正具有代表性样本的信息。
取样:样方的定位,样方的大小,样方的数量。草本样方1m2 ,灌木10m2,乔木100m2。
团队分工细致,互相学习,相互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