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拿来主义.ppt

格式:ppt   大小:598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拿来主义.ppt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9/22 文件大小:5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拿来主义.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坟》《且介亭杂文》《南腔北调集》《二心集》等。本文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关于杂文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背景简介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这是一篇鲁迅先生于本世纪30年代所写的关于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议论文。“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拿来主义”?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3、该怎样“拿来”?重点字词礼尚(shàng;崇尚、重视)往来自诩(xǔ;夸耀,说大话)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冷炙(zhì;烤肉)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吝(lìn)啬(sè)髓(suǐ)蹩(bié)全文结构第一部分(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为什么要“拿来”)第二部分(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怎样“拿来”)第三部分(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的重要意义。(“拿来”的条件及意义)①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课文探究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②文中在批判“送去主义”时说“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其中“进步”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③你还能从本段的哪些语句上体会出对“送来主义”嘲讽的感情?“大师”、“捧着”、“几张”“一路挂过去”、“发扬国光”、“传道”等都表现出嘲讽的感情。④“送去”是什么意思?一味送出去究竟有什么害处?送去:指国民党政府所奉行的媚外卖国政策和出卖领土主权等种种罪恶行径。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没有好结果,发了疯。送去主义:只想送去,不想拿来;中国永远贫穷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