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部分制粒通用技术
一、制粒的目的和要求
二、颗粒饲料的类型与特征
三、制粒工艺的组成与作用
四、制粒的目标
五、制粒机结构与成粒原理
一、制粒的目的和要求
制粒就是将粉体或液体原料,通过机械或化学的方法,将其聚合成型的统称。
在饲料工业中,将粉状饲料原料或粉状饲料经过水、热调制并通过机械压缩且强制通过模孔而聚合成型的过程定义为制粒。
可避免动物挑食
饲料报酬率高
贮存运输更为方便
流动性好,便于管理
避免饲料自动分级
杀灭动物饲料中的沙门氏菌
为达到制粒的目的,对颗粒饲料的质量,国家和行业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标准对饲料营养成分和物理性状做了规定。
(1)颗粒饲料的直径
(2)颗粒饲料的长度
颗粒饲料的长度一般为直径的2-。对虾饲料为直径的4-6倍。
(3)颗粒饲料的水分和含粉率
水分:北方≤14%,南方≤%。
含粉率:鱼虾料≤6%,畜禽料≤10%。
(4)颗粒饲料粉化率
指颗粒饲料在规定条件下产生的粉末重量占其总重量的百分比。测定用回转箱法。
鱼虾料≤8%,畜禽料≤12%。
(5)颗粒饲料的耐水性
指供水产动物的颗粒饲料,在水中抗溶蚀的能力。一般以在水中保形时间计,又称“水中稳定性”。
水产颗粒饲料耐水性≥15min。
(6)颗粒饲料外观质量、气味、色泽要求
具有光滑表面的圆柱体、无腐败、发霉及其他异味。应呈现与制粒的各组分(原料)相应的颜色或略发暗。
苜蓿草颗粒
鱼颗粒饲料
秸秆颗粒饲料
鱼颗粒饲料
二、颗粒饲料的类型与特征
通风系统
ZQ 不破碎料
待制粒仓制粒机冷却器破碎机分级筛成品仓
粗颗粒
膨胀器细粉
ZQ
三、制粒工序的组成与作用
贮存物料,将间歇生产转为连续生产。可供制粒机连续生产2-4小时储存量;每台制粒机配两个料仓
提供制粒过程粉料所需的热量和水分。
提高颗粒内在粘性和能量,改善适口性。
提高颗粒外观性能,增加能量。
降温除湿。
给冷却器提供一定风量、风压、风速的空气。
将大颗粒破碎成小颗粒,节约制粒能耗。
将成品分离出来,其余重新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