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食品工业“十二五”规划制定七大任务
   发布日期:2012-01-13  来源:食品伙伴网  浏览次数:464
核心提示: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发布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国内外食品工业发展变化趋势,提出了未来食品工业发展目标。针对当前我国食品工业现状,《规划》制定未来5年食品行业七大任务,具体如下.
    食品伙伴网编者说明: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发布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国内外食品工业发展变化趋势,提出了未来食品工业发展目标。针对当前我国食品工业现状,《规划》制定未来5年食品行业七大任务,具体如下:
 
(一)强化食品质量安全
    提高重点行业准入门槛。加快制定和完善粮食、油脂、肉类、饮料、水产品、果蔬加工等重点食品行业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 明确食品加工企业在原料基地、生产规程、产品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必备条件。
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按照《“十二五”期间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规划(2011-2015)》要求,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明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堵塞监管漏洞,形成监管合力,实现全程监管和无缝衔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 加强部门间、地方间的协调联动,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整合资源, 提高监管能力。
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标准, 健全食品加工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制修订食品添加剂、方便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等行业标准,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基础通用标准、重点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加强对国际标准的参与程度及对相关国家标准的追踪研究。
加强检(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实现关键检测设备国产化,着力推进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和实验室的建设。督促企业增加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产品出厂检测等先进检验设备配置,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和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监管部
门的检验检测能力,严格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提升国家及省、市、县各级食品监测机构的检验设备水平,加强队伍能力建设。
健全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建立和完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主动召回、责令召回及退市制度,明确食品召回范围、召回级别、召回处置等具体规定,使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切实可行。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申诉投诉处理制度,加强申诉投诉处理管理。
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重点加强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微生物等项目检测, 建立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投诉管理制度、不合格产品追溯制度、食品退市召回与应急处理制度。开展质量安全诚信对标达标活动,加快建立健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持续推进企业质量管理提升和食品安全措施改进;建立健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健全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尊重消费者监督权利,保障监督渠道畅通,促进社会监督。
 
专栏3 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重点
重点领域
主要内容
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产业链安全动态数据库、流通领域主要食品监测数据库、标准数据库和风险数据库建设; 监控系统和溯源系统建设; 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真菌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