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300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docx

上传人:mkjafow 2018/9/24 文件大小:3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号:
课程设计
题目
飞行器控制系统
学院
自动化
专业
自动化
班级
姓名
雷锋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雷锋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
题目: 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初始条件:
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为调节时间,单位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相角裕度大于80度。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设计一个控制器,使系统满足上述性能指标;
画出系统在校正前后的奈奎斯特曲线和波特图;
用Matlab画出上述每种情况的阶跃响应曲线,并根据曲线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计算的过程,给出响应曲线,并包含Matlab源程序或Simulink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布置,讲解(半天)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构思。(半天)
熟悉MATLAB中的相关工具(一天)
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三天)
撰写说明书。(二天)
课程设计答辩(半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1串联滞后-超前校正原理 2
2飞行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3
3 求出校正前系统稳定情况 3
3
3
5
6
4 基于伯德图的滞后–超前校正 7
-超前校正的相关参数 7
7
-超前校正中的β值 8
-超前校正中滞后部分的参数 8
-超前校正中超前部分的参数 8
-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 9
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及其裕度 9
11
11
13
5 系统校正前后性能的比较 14
14
15
16
17
6 课程设计小结 18
参考文献 19
摘要
 自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农业、交通、航空及航天等众多产业部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人们地劳动环境,丰富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谓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例如,数控车床按照预定程序自动地切削工作;化学反应炉的温度或压力自动维持恒定;雷达和计算机组成的导弹发射和制导系统,自动地将导弹引导到敌方目标;无人驾驶飞机按照预定航迹自动升降和飞行;人造卫星准确地进入预定轨道运行并回收等,这一切都是以应用高水平的自动控制技术为前提的。
根据被控对象及给定的技术指标要求,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既要保证所设计的系统有良好的性能,满足给定技术指标的要求,还要考虑方案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本说明书介绍了在给定技术指标下,对飞行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为了达到给定要求,主要采用了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在对系统进行校正时,采用了基于伯德图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对系统校正前后的性能做了分析和比较,并用MATLAB进行了绘图和仿真。
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1串联滞后-超前校正原理
超前校正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相角裕量,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滞后校正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系统的静态特性,两种校正结合起来就能同时改善系统的动态和静态特性特性。滞后超前校正(亦称PID校正)综合了前面两种校正的功能。
滞后超前校正的传递函数为:
         (1)
它相当于一个滞后校正与一个超前校正相串联。
滞后-超前校正的频率设计实际是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频率法设计的综合,基本方法是利用滞后校正将系统校正将系统校正后的穿越频率调整到超前部分的最大相角处的频率。
基于频率法的滞后超前校正的综合步骤是:
(1)根据稳态性能指标,绘制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
(2)选择校正后的截止频率:若性能指标中对系统的快速性未提明确要求时,一般应对的频率作为,取得小,降低了对超前部分的要求,但降低了快速性;反之,则需要更大的超前相角,难以实现。
(3)确定校正参数β:β由超前部分应产生的超前相角φ而定,即β= 。
(4)确定滞后校正部分的参数 :一般,以使滞后相角的控制在-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