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价值
考点::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
课标分解
考纲细化
考题预测
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剖析价值冲突的实例;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人生价值这一主线,重点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内容与实现等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题型以体现类、启示类为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人生价值的内容主要立足于材料信息的解读。主观题题型以体现类、启示类、措施类为主,往往结合典型人物实现人生价值的材料,考查考生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理解。
【本课知识网络】
【融汇贯通】
把握一个主体: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树立两种观念:树立群众观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理解五对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与社会。
该讲主要以“人生价值”为主线,立足“是什么”,分析了什么是价值,人生价值的内容、特点和评价;立足“为什么”,分析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及正确标准。立足“怎么样”,分析了怎样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该讲得核心在于凸显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所以复习中要结合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社会先进人物学习活动,认识人生的真正价值及怎样实现人生价值。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两难现象,分析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用价值观理论说明大学生如何就业,实现人生的价值。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理论分析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
真题感受体会命题方向
1.(2016年全国高考浙江卷30)2016年年初,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的网站,这一净网行动的哲学依据有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④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2.(2016年全国高考天津卷9)2016年新学期开始,浙江多所大学的学生社团共同发起了“蚂蚁助学计划”,发动大学生每月捐出2元钱,50个大学生组成一个“蚁窝”,资助一个蚂蚁宝宝(贫困地区小学生)。三月份,他们已经用875位大学生的捐款,资助了安徽省17名“蚂蚁宝宝”。这些大学生的行为启示我们
C. 满足他人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D.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
3.(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33)与普通微信群不一样,“日行一善”微信群有个特别的群规,群友发出的红包不能抢。所有微信红包里的钱,都被用来帮助贫困人群,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善,弘扬社会正能量。材料表明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因时而变的
④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WWm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4.(2016年高考上海卷27)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2016年2月科学家宣布发现引力波。引力比的探测汇集了全球几代科学家的心血,他们用探索和坚守向世人展示了科学研究应有的精神,也告诉我们,人生的社会价值是
A
5.(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1卷39)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