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6岁男孩输液10秒猝死.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6岁男孩输液10秒猝死.doc

上传人:plm860108 2018/9/24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6岁男孩输液10秒猝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6岁男孩输液10秒猝死,给医患怎样的提醒?
面对就医过程中突发的猝死,患者应该怎么办?医生应该怎么办?猝死事件的发生又带给医生怎样的提醒?
幼童输液10秒猝死
新年刚过,甄国耀感冒了,晚上睡前会有点喘息,早上有点咳。甄灵宇前后两次带着儿子去到市三医院就诊,医生共开了十来天的头孢世福素和咳喘宁等口服药。
坚持服药后,甄国耀病情减轻。1月10日一早,甄灵宇带着儿子来到医院就诊,确认是否可以停药。门诊陈医生见过甄国耀多次,一看到就喊他的名字,问他怎么了,甄灵宇说,孩子仍有点咳、有点喘。陈医生拿起听诊器,为甄国耀听了听前胸,检查了下咽喉,建议吊水。当时,甄灵宇有些排斥,问能不能不吊。“吊吧,先吊两天看。”听陈医生这么说,甄灵宇便没再反对。
医生为甄国耀开的输液用的药物为氨茶碱、米乐松以及头孢西丁钠。打吊针前,甄灵宇注意到药袋上确实有儿子的名字,甄国耀还恳求护士替他打轻点。针头插入后,孩子没有特别抗拒,甄灵宇便拎着药袋带儿子到走廊对面的输液室,找了个靠窗的位置。还没坐好,甄灵宇就听到儿子喊喉咙痛,表情挣扎。
甄灵宇马上关掉输液的开关,回头却发现儿子嘴和脸都已发紫,不省人事,这时离吊针扎入手背开始输液大概就10多秒钟。甄灵宇立即找附近医生,抱着孩子跟医生跑往抢救室。医生立即为甄国耀展开抢救。甄灵宇担心干扰医生抢救,就到走廊等待。但半个多小时后,等来的结果是:“你的儿子抢救不回来了。”
封存药品保存在医院内
悲痛之余,甄灵宇回忆就医过程,认为这是一起医疗事故,医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没什么病,发育良好,身高体重都是班里第二。就是过敏体质,冬天容易感冒咳嗽,有哮喘病史。”
在甄灵宇看来,这次输液是最大祸首,于是他打算为儿子做尸检、并对当日的用药做药检,最后提请医疗事故鉴定中心进行鉴定。
1月13日,不顾家人反对,甄灵宇通过宝山区友谊路派出所委托了光复西路鉴定中心,为其子甄国耀做了尸检。据了解,尸检报告需要等待28个工作日才有结果。1月14日,甄灵宇又与院方一同来到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打算对1月10日当天的输液用药、抢救用药进行检验,看药品是否配错。
据甄灵宇回忆,1月10日在抢救室内,甄灵宇第一时间要求医院封存病历和药品,双方核对药品,在清单上签字后按类分开装在了3个档案袋内,这3个袋子交由院方保管,被储藏于市三医院医疗纠纷办公室主任王医生办公室的冰箱内。“但没有想到,药检当天下午,在院方拿出的3个档案袋中,有一个档案袋上的清单没有双方签字。那个档案袋恰恰是最关键的、保存当日输液液体的封袋。”因不确定该封袋是否为当日保存输液液体的封袋,甄灵宇并未听从院方建议,打开该封袋核实药物,“打开了就是破坏证据,到时候谁都说不清了”。
据甄灵宇表示,双方因此产生分歧,药检未能如期进行。尸检要等待28个工作日,药检因关键材料争议而搁浅。“前面两个环节受挫,意味着最终的医疗事故鉴定遥遥无期。”甄灵宇说。
司法途径受阻后提出索赔
取证过程中的种种挫折令甄灵宇心灰意冷:儿子已做尸检,尚未入土为安,但药检又因故暂停,死因报告的出具仍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漫长的等待对于甄灵宇夫妇来说不能不说是煎熬。
在1月21日的沟通中,甄灵宇好友董先生代其向医院提出了家属的诉求,要求医院在其子追悼会上派代表出席并赠送花圈以表慰问,并向医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