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doc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18/9/24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与反***的经济学分析
2015-04-27 09:10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宋士强周博文张霁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斗争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期望值不断上升和***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反***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虽是一种政治现象,但经济因素无疑起着重要作用。现代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假定”基础之上的,即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经济人”,时刻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个人实现欲望手段的有限性,产生了***的原始动力。因此,在反***的斗争中应该充分考虑相关人员的经济人属性,运用经济学的手段去惩防***。
强化制度建设,压缩***交易的市场空间
***的有效治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和体制建设密切相关,要按照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大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铲除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只有彻底解决权力结构中权力过分集中、群众民主参与权利受制约的弊端,实现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变,才能缩小***的生存空间。
一是坚持市场化改革道路,通过市场机制对生产要素进行配置。要防范和抑制权力进入市场,尽量减少和杜绝“寻租空间”,通过将生产要素市场化,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引入市场机制,从体制上减少权钱交易的可能性。要最大限度地削减行政审批的数量,严格限制行政管制范围。要按照改革的原则清理行政管制项目,取消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解除行政机关对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分配的不合理控制,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审批制度。
二是转变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方式。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政资分离和政企分离,对现有的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按照产权多元化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方式,要继续从微观干预向宏观调控、直接干预向间接调控转变,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要求,尽量减少对微观经济运行秩序的直接干预,善于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和经济规律来加以调节,把政府承担较多的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放权给市场、社会和中介组织,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对经济运行秩序进行间接规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三是提高监督效益,降低政府的监督成本。要加强监督机构的总体协调,通过明确划分各种监督机构的功能和责任,重视监督系统的层次性和明确划分不同层次监督机构的职责权限,增强监督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监督系统的整体合力。要加强对各市场经济主体的监督和约束,规范经济行为,有效遏制垄断,制止不正当竞争,有效遏制商业回扣等***现象,逐步形成市场体系完备、市场主体成熟、中介组织规范、法律法规配套、管理手段科学的市场经济秩序。
增加激励因素,降低***交易的主动性
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治,其中激励机制是预防***的重要条件。在预防***的策略中引入激励机制,说到底是利用科学的利益导向手段来遏制公务人员的***动机,减少***发生的目的。
一是实施后勤服务社会化、职务消费货币化。要实行职务消费货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