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eles需求函数计量分析实验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155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eles需求函数计量分析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s0012230 2018/9/24 文件大小:1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eles需求函数计量分析实验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eles需求函数计量分析实验报告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居民高储蓄一直都是我国宏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国家虽然出台了许多措施,但仍不见成效。高储蓄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客观上的效率损失。本文主要利用1989—2004年的相关数据,通过计量建模的方法,对我国的居民储蓄函数进行估计,并通过之后的一系列检验,如自相关、异方差、多重共线性等,对模型进行修正,最终得出了居民储蓄与国民收入和名义利率间的函数关系表达式。
[关键词] 居民高储蓄;国民收入;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储蓄函数
一、问题的提出
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当期税后可支配收入与当期消费之间的差额。居民储蓄的产生,是居民推迟当期消费的结果。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居民在进行储蓄时可以获得利息收入作为补偿。另外,在宏观上,居民储蓄又是企业间接融资或是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重要来源。可以说,一国的居民储蓄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国自给自足筹集投资资金的程度。居民高储蓄现象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截至2006年12月,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6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
自1996年以来,央行已连续八次降息,也先后出台了许多措施,诸如增加工资、取消保值储蓄、征收高达20%的利息税、实行存款实名制等等,但是我国近年来仍一直存在着高增长的居民储蓄和始终
不振的消费需求共存的局面,无法用现有的经济理论加以解释。我国的高储蓄现象是社会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但真正要消费的人却没有足够的消费剩余。一方面,1978至2002年,,。现在,我国13亿人口人均拥有的存款已超过了1万元。但另一方面,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也在不断上升,,。这表明,不断递增的财富并不是平均分配给每一个百姓。
,使居民存款的预防性动机增强。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除了这一传统美德的惯性作用的影响外,老百姓在对未来预期收人可能下降,预期支出可能增加的双重压力下,中低收入阶层早已不再把追求利息收人作为储蓄的主要目的,而是把预防性动机放在首位。从社会制度变迁的角度看,收入分配体制、消费体制、社会保障体制、价格体制、教育体制以及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使居民更多地面临未来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预期增强,特别是支出预期过于刚性,他们在考虑收人的支配时,防范风险意识明显加大。
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第四季度关于“储蓄目的”的调查显示,居民储蓄的目的依次是“攒教育费”、“养老”、“买房装修”。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职工下岗较多,就业问题十分严峻,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收人预期;不断上涨的房价已经超过了居民生活的承受能力,买一套中档住房大约需要一个家庭近
10年的收入;教育费用持续攀升,对于正常收人的家庭来说,没有几年的积蓄,上特殊的学校或上大学就是可望不可及的事;另有资料显示,此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面对看病贵、药品价格高等尚未解决的医疗体制性问题,为预防不测,居民只能将余钱积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