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重返八十年代 先锋小说和文学的青春.doc

格式:doc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返八十年代 先锋小说和文学的青春.doc

上传人:ktdmzug142 2015/9/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返八十年代 先锋小说和文学的青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教学辅导三
重返八十年代:先锋小说和文学的青春
张新颖


一九八五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叫《伊甸园之门》( Gates of Eden ),作者是Morris Dickstein 。原本是一九七七年在美国出版的,副标题是“美国六十年代文化”。这个书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非常风行,好像大学中文系的很多学生都在读。
书的前面有一些黑白的照片,大致上可以看出这本书的内容。第一张是马尔库塞的照片,我们知道,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对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理论的综合成为西方六十年代反文化的一个理论基础。第二页的照片是三个作家,一个是小库尔特?冯尼格,另外一个是诺曼?梅勒,最下面的大胡子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诗人艾伦?金斯堡。第三页是摇滚乐时代最有名的歌手,一个是滚石乐队的米克?贾格尔,另外一个是鲍勃?迪伦,接下来的一张是甲壳虫乐队刚刚在利物浦开始他们演唱生涯的照片,那个时候他们都还是穷光蛋。还有一张是一九六八年八月在纽约四十万人集会的伍德托克摇摆舞节,一个反文化节,乱糟糟的场面。接下来两张是反战游行的照片。最后一张是在六十年代美国的大学里面经常看到的场面,柏克莱大学学生和警察的对峙。从马尔库塞的理论到诺曼?梅勒、艾伦?金斯堡这样的文学创作,到摇滚乐,到学生的反文化运动,到整个社会的反战,大致上就是这本书的内容,概括了一个非常混乱的、但是又充满生机的、而且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一些新的东西在不断生长出来的这样一个时代。好像一个社会从五十年代突然地发生了变化,一个社会的典型的感情、人们典型的意识,都发生了变化,有一些新的东西在生长出来。
当时,有一个学生就说,读了这本书,就想写一本书,仿照这本书来写一本中国文学、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一九八五年”。很多人有这样一个愿望,要把一九八五年这一年表述出来。其实对这一年的描述,就可以像迪克斯坦描述美国六十年代文化一样,从社会的各个方面,从普通人的感情,从大众文化,从文学创作,甚至包括新闻,等等方面来着手。这是一九八五年刚刚过去不久以后说的话。说明这一年,一九八五年,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文学知识分子包括文学学生的心里,留下的冲击非常大,而且它是来自多方面的。这种冲击里面肯定还包括一些很混乱的,当时摸不清,后来可能也说不清的一些东西。
先讲《伊甸园之门》这本书,不是说要把美国六十年代文化和一九八五年发生在中国的事情做一个类比。没有这样简单的事情。但是确实有一些相像。比如,很多的事情就是那样从社会的各个角落冒出来,就那样发生了。也不是说,是这本书影响了中国一九八五年的变化。当然不是。想说的是,如果要讲先锋小说,讲先锋文学,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去理解先锋文学的途径,就是能够进入到一九八五年的现场。如果能够对那一年,那一年的前后发生的一些事情有一个感受的话,那么大致上就可以理解先锋文学。今天,我们在讲先锋小说的时候,拿出几个作家或者几个文本来分析,其实,这几个作家或文本看起来都是干巴巴的,不能还原到当时历史情境当中去的东西就很难读出什么意思来。说老实话,重新读这些先锋小说,那些当年曾经激动人的很多东西没有了。不是说它不好,而是说当年先锋小说非常奋力地去争取来的东西,很多东西,在今天已经变成了常识。当年让人惊奇的东西,现在变成了日常写作当中常见到的东西。所以,它不会让你激动,引起你的陌生感,也不至于对你的阅读构成什么样的挑战。但这个是它最大的成功,它把当时一些还没有的东西拿进来,当时一些非常陌生的东西今天变成了常识,
“常识化”,它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个事情,就在于你今天再回头读那些文本的时候,你不那么激动了。比如说,我们现在看棉棉——七十年代出生的代表性女作家——的小说《糖》,里面写到了吸毒,她引用了艾伦?金斯堡在他的《祈祷》里面引到的他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他母亲临死的时候写给他一封信,这封信是在他母亲死的第二天金斯堡收到的:“钥匙在窗台上,钥匙在窗前的阳光下——我带着钥匙——结婚吧,艾伦,不要吸毒——钥匙在窗栅里,在窗前的阳光下。”这其实是八十年代常被引用的东西,《伊甸园之门》也引了;到了九十年代末,到了二十一世纪,在棉棉的小说里面出现,自然也很感人,不过,在反复的引用过之后,它的冲击力当然不会有当年那么强烈。




先锋小说当时的叫法很混乱,有叫“新潮小说”的、“探索小说”的、“实验小说”的、“现代派”的,“先锋小说”也是一个很不严格的叫法。到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叫。回过头去看一九八五年发生的事情,单单从文学上来讲,好像在那一年的前后一下子出现了很多注定要在文学史上留下来的作品。文学史的发展是非常奇怪的,很可能一百年就是一个空白,什么都没有留下来,但是,很可能突然一个时间,一个地方,会有很多的作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