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数字与字母心理暗示强弱比较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21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数字与字母心理暗示强弱比较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s0012230 2018/9/25 文件大小:2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数字与字母心理暗示强弱比较实验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班级公管一班
任课老师诸彦含
小组成员陈美玲 2220**********
周建伶 2220**********
杨冰 2220**********

数字与字母心理暗示强弱比较实验报告
引言:
心理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经过国外学者的气味辨别实验、帽子实验、皮肤实验已充分证明心理暗示现象的存在。数字和字母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常用符号,对我们起着很强的心理暗示作为,研究比较数字与字母心理暗示作用的强弱,对生活中的记忆激励、广告效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研究目的
通过实验分析比较数字与字母对人的心理暗示作用的强弱。
概念化
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比如,电视广告对购物心理的暗示作用。
研究方法
随机抽样与实验法
研究对象
被试:本科大二学生21名,其中女生15名,男生6名。
(实验者:陈美玲周建伶杨冰)
实验步骤
实验前先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准备两篇文章(见附件1),一篇文章含“一”和“九”(包括谐音)文字较多,另一篇文章含字母A与B(包括谐音)的居多。本实验以这两篇文章为自变量,以被试者第一时间反应的数字与字母为因变量。
前测,每位被试者在没有任何刺激物的情况下,说出从数字1~9中第一反应到的数字和A~I第一反应到的字母,实验者记录。
后测,被试在仔细读完两遍第一篇文章之后说出从数字1~9第一反应到的数字,在看完两遍第二篇文章之后从字母A~G第一反应到的字母,实验者记录。
注意事项:
可供受试者选择的字母和数字个数都是相同的,1~9和A~I都是9个数据,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文章中避免其他数字与字母的反复出现。
单独依次对被试者进行实验,被试者与被试者之间是隔离的,避免被试者提前知道实验内容后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前向被试者强调要严肃认真,配合实验人员的工作,避免被试者的情绪与态度影响实验结果。
为加深字母与数字的暗示作用,受试者必须将两篇文章分别读两遍,强调“读”而不是“看”。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数据记录:
经过21位被试者测试,我们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前测
后测
前测与后侧结果是否
姓名
数字
字母
数字
字母
发生变化
谢春意
8
C
9
B
都变化
闫黄灵
9
B
9
A
数字不变,字母变化
简娟凤
8
C
7
B
都变化
方晓霞
7
F
1
B
都变化
赵姗姗
3
C
8
F
都变化
李杉杉
7
F
1
E
都变化
冯越
5
B
1
A
都变化
何富坤
7
E
4
A
都变化
李洁茹
8
E
9
B
都变化
王楠
7
A
7
A
都不变化
李诗尧
5
E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