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与制度政策配给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与制度政策配给研究.doc

上传人:sdhdjhty 2015/9/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与制度政策配给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与制度政策配给研究
摘要: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岗位选拔的强化训练模式和高职教育下的强化训练模式两种主要模式。转型时期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中需要充分重视在岗培训,鼓励成立各类技术培训机构;各省应建立归口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各类职业学校;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纠正技术人才供需错位等。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制度政策
中图分类号: 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5-0056-04
高技能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也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因素。但统计资料显示,,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足13%,其中高技能人才2863万人,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能劳动者的5%,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比例相比相去甚远[3] 。改变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匮乏的局面,其根本途径在于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形成与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培养机制。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综述
关于高技能人才的概念,有比尔·盖茨的“知识工人”理念,有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人才”概念,有王建强和杨欣鸿提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概念,还有李宗尧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定义。本文采用国家几部委联合发布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的定义: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从统计口径上包含了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
高技能人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各国和地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都十分重视,涉及到的主体有政府、职业学校(包括民营培训机构)、企业。培养机制是指在培养系统中, 各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是指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系统中,政府、企业、高职院校等各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国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主要关注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校企合作两个方面,机制的重点在于实践能力、终身学****的培养[5] 。表1将一些国家和地区几种主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做了汇总说明。
二、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包含了政府、职业学校、企业各自对高技能人才成长路径的作用机制,涉及政府、职业学校、企业之间的作用关系。在终身教育框架下,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机制有两种: 一种是企业招聘无技术的求职者,加以培训,在企业内部成长,称为岗位选拔的强化训练模式;另一种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再接受岗位培训,称为高职教育下的强化训练模式。
(一)岗位选拔的强化训练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引入的人力资本是具备一定基础理论功底的员工, 企业内部可以独立控制与组织对员工的培训。为了让员工掌握某种技能, 企业不需要系统培训整个流程, 而只是将需要的这种技能进行培训即可。岗位选拔的强化训练模式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到,在企业的人员需求预估机制和在岗培训机制下,技术人才完成了“无技术员工入职、基础培训”、“技能模块培训”、“实践成长为技术工人”、“企业内部流动”、“接受其他技能模块培训”、“技术人才”这六个环节。
1. 企业内部流程。企业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