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PE如何做天使?.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PE如何做天使?.doc

上传人:sdhdjhty 2015/9/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PE如何做天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PE如何做天使?
2014年7月31日,天津海达创投投资的中材节能登陆上交所,我将它称为海达在“上一个时代”所投资的项目。同样,“上一个时代”由海达进行投资并成功上市的,还有嘉麟杰、百洋股份、晨光生物、天汽模等项目。
我提到的“上一个时代”,指的是2007年―2011年之间。当时海达创投专注于上市前期投资(PE投资),所投的均是站在股市门口排队的热门项目。随着2012年IPO闸门关闭,我们开始全面转向中早期甚至天使阶段的风险投资。这导致了打法的全面改变。海达资本的故事,是从享受IPO红利的时代,到真正市场化的风险投资时代的故事。
投资机构的竞争力是什么?
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在2007年―2011年。2012年IPO停了,所以近期IPO的项目,普遍还是前几年所积累的项目。
上一轮IPO浪潮中,海达资本赶上了一个尾巴,投资的公司陆续上市,等待时间最长的就是今年7月底上市的中材节能,投资了四年才得以上市。其他几家的上市时间稍短一些,但是也出现了本来要上创业板,后来临时改为中小板的情况。
海达正在蓄势下一波的上市浪潮。我们投资的大批企业进入IPO通道的高峰会出现在今年底和明年。
可以说,上一个高峰期,海达一直在享受IPO市场带来的制度红利。那个阶段的很多投资机构都在做PE投资,核心在于选对标的:观察企业的规范性,是否有硬伤,财务指标能否达到。相当于拉一张网,捞住那些符合上市条件的成熟项目。项目进入IPO通道之后,就等着享受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之间的差价,然后在锁定期结束之后退出,获取收益。
但随着2012年IPO闸门关闭,我认为到了一个“水落石出”的阶段。以前是大批公司等着排队上市,现在是成熟公司被挑选得差不多了,投资机构一定要走到企业的成长期阶段去投资。
2010年年末,海达开始转向成长期投资。我们的团队并没有不适应,也没有大换血。海达的团队脱胎于天津泰达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而泰达曾做过直投业务。所以海达在创办之初就没有像其他PE那样,团队里招募了很多律师和会计师出身的人才。海达的人才多数都有行业背景。
其实IPO前期企业的价值是摆在那里的。PE机构的做法无非是验证企业披露信息的真实性,而成长期投资所享受的红利是企业成长的红利。尤其对于海达来说,投资的公司多是医疗、先进制造这类技术背景很硬的项目。以前我们觉得,选对了项目,投资机构就不要再“指手画脚”。现在被投企业会将增值服务视为创投机构很重要的竞争力。这些增值服务甚至不是在投资之后进行,而是在投资之前。
最近我们正在跟进的一家企业所做的是医疗器械,创始人很直率地告知投资人:我们是一个技术创新团队,不擅长销售,哪家投资方能够帮我们对接经销商,哪家就可以优先投资。
海达最关注的是医药行业。这个行业有一个特点,企业有明显的擅长与不擅长之分,例如有一些只做研发,有一些则完全偏重于销售。前面提到的医疗器械公司就认为销售很棘手,它很难在短时间内请到销售精英,而且经销商的能力也不一样,不乏那些追求短期利润、赚一票就走的经销商。它所期待的是那些眼光长远,对企业未来有预测的优秀经销商。
再比如,海达投资了一家擅长销售的医药公司,但我们认为登陆创业板的医药公司普遍需要补上研发的短板,换句话说,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更愿意看到医药企业有一定的原创研发能力,能够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