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10年中考时政专题:中国人的精神脊梁——钱学森、季羡林.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0年中考时政专题:中国人的精神脊梁——钱学森、季羡林.doc

上传人:rita291961 2018/9/26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0年中考时政专题:中国人的精神脊梁——钱学森、季羡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0年中考时政专题:中国人的精神脊梁——钱学森、季羡林
*第b二教M育”资源[网?
2010年中考时政专题:中国人的精神脊梁——钱学森、季羡林
【时政背景材料】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辞世,享年98岁。温家宝等中国领导人以不同方式对其表示深切哀悼。
2009年 10月31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先生,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祖国和人民。钱学森先生给中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钱学森先生一生的卓越成就,使他更无愧为“中国人的精神脊梁”!
【教材知识链接】

钱学森先生于1935年赴美留学,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他成为当时世界上一流的火箭专家。由于发表了“时速为1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火箭理论,誉满全球。50年代钱学森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毅然决然地冲破重重阻挠回到他深爱的祖国。从此,他百折不挠,走过了将自己奉献给祖国,奉献给科学事业的一生。他用实际行动见证了自己“此生惟愿长报国”的誓言。

“两弹一星”精神就是创新精神。钱学森先生对中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两弹一星”,具体是指原子弹、氢弹和运载导弹;第二个贡献是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等。第三个主要贡献是培养一大批航天科技人才。钱学森的一生到处闪现的是创新的火花。

在没有充分的资料可查,没有现成模式可依的情况下,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军事科技人员锐意创新,仅用不到十年时间就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国自己的原子弹、氢弹和导弹。20世纪50-60年代,钱学森带领中国航天军事科技人员在中国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地区坚持研制、试验尖端科技武器,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为中国国防尖端科技作出了巨大贡献。
4. 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要知道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认识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以爱、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钱学森先生用其一生努力践行。此外。钱学森先生留下催人奋进的“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这些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不断鼓舞中国人不断走向繁荣和富强。
,而在质量。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我们要想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就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承担责任,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钱学森曾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钱学森用他的一生,实践着。钱学森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
.
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可能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