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汽车底盘.doc

格式:doc   大小:421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汽车底盘.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8/9/26 文件大小:4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汽车底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汽车底盘概述
简述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及功用。
基本组成: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等四大系统组成。
功用: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而正常行驶。
说说汽车底盘采用的电子技术有哪些?
现代汽车底盘中采用的电子技术有: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EAT或ECT)、电子控制防滑差速器(EDL)、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和驱动防滑系统(ASR)、S)、电子控制悬架系统(ECS)和电子控制转向系统等。
第二章汽车传动系概述

汽车传动系是指从发动机到驱动车轮之间所有动力传递装置的总称。
基本组成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万向节和传动轴)和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桥壳)。
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的动力按需要传给驱动车轮,使汽车前进或倒退。
?
汽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与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汽车的驱动方式有关,一般有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等。
第三章离合器
汽车传动系为什么要装离合器?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部分。内燃机只能在无负荷的情况下起动,所以发动机起动时必须与传动系分离。另外,汽车在换档和制动前也需要切断动力传递。为此,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设有离合器,用来分离或接合两者之间的动力联系。
汽车离合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并说明摩擦离合器工作原理。
摩擦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成
主动部分包括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从动部分包括从动盘和从动轴。
压紧机构由若干根沿圆周均匀布置的压紧弹簧
操纵机构包括离合器踏板、拉杆、调节叉、分离叉、分离套筒、分离轴承、分离杠杆、回位弹簧等组成。
工作原理:发动机飞轮即为离合器的主动件,带有摩擦片的从动盘和毂通过花键与从动轴(即变速器的输入轴)相连。离合器接合时,依靠弹簧力使从动盘摩擦片与飞轮后端面压紧,通过两者表面的摩擦作用来传递发动机动力。当需要分离时,驾驶员只需踩下踏板,通过分离叉,使从动盘摩擦片与飞轮脱离接触,以达到切断传力的目的。
踩下离合器踏板和松开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的动作过程是怎样的?
踩下离合器踏板时,拉杆拉动分离叉外端向右(后)移动,分离叉内端则通过分离套筒和分离轴承推动分离杠杆的内端向前移动,分离杠杆外端便拉动压盘克服压紧弹簧作用力向后移动,从而解除对从动盘的压力。于是离合器的主、从动部分处于分离状态而中断动力的传递。
当需要恢复动力传递时,缓慢地抬起离合器踏板,分离轴承减小对分离杠杆内端的压力,压盘便在压紧弹簧作用下逐渐压紧从动盘,使接触面间的压力逐渐增加,所传递的转矩也逐渐增大。当所能传递的转矩小于汽车起步阻力时,汽车不动,从动盘不转,主、从动摩擦面间完全打滑;当所能传递的转矩增大到足以克服汽车开始起步的阻力时,从动盘开始旋转,汽车开始移动,但仍低于飞轮的转速,即摩擦面间仍存在着部分打滑现象。再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和汽车的不断加速,主、从动部分的转速差逐渐减小,直到转速相等滑磨现象消失,离合器完全接合为止,接合过程即结束。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并实操进行拆装、检查和调整。
膜片弹簧离合器也是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
主动部分由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组成。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由离合器盖、支承环、膜片弹簧、压盘、支承铆钉和传动钢片组成
从动部分包括从动盘和从动轴,从动盘一般都带有扭转减振器
压紧机构是膜片弹簧,用薄弹簧钢板制成的带有一定的锥度,其中心部分开有若干个径向切口,形成弹性杠杆,它既是压紧弹簧又是分离杠杆,具有双重作用
为了使离合器结合柔和及减少扭转振动,常采取什么措施?
可以在从动盘上装上扭转减振器。发动机传到传动系的转速和转矩是周期性变化的,使传动系产生扭转振动,这将使传动系的零部件受到冲击性交变载荷,使寿命下降、零件损坏。采用扭转减振器可以有效的防止传动系的扭转振动。
膜片离合器弹簧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 ①开有径向槽的膜片弹簧,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双重作用,与多螺旋弹簧离合器相比,离合器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零件少、重量轻、容易平衡。
②膜片弹簧中心位于旋转轴线上,压紧力几乎不受离心力的影响。因此,膜片弹簧不像螺旋弹簧,在高速时会因离心力而产生弯曲变形导致弹力下降,它的压紧力几乎与转速无关,具有高速时压紧力稳定的特点。
③膜片弹簧离合器由于压盘较厚,热容量大,不易产生过热。而且膜片弹簧与压盘整个圆周方向接触,压紧力分布均匀,摩擦片接触良好,磨损均匀,压盘不易变形、结合柔和、分离彻底。
④膜片弹簧由制造保证其内端处于同一平面,不存在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