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4章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的基本概念
一、概念
生物膜是由微生物群体组成的黏状物。
二、生物膜的形式、构造和对有机物的
降解
1、生物膜的形成
2、生物膜的构造:厌氧层、好氧层
3、生物膜对有机物的降解
流动水层和附着水层
①空气中的氧——————→生物膜(供生物呼吸)
②BOD→生物膜(被降解)
③代谢产物←生物膜
4、生物膜的老化
①代谢产物破坏好氧层
②气态产物减弱了固着力
生物膜构造
三、生物膜处理法的主要特征
1、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微生物种类多(θc长,丝状菌多而不膨胀,菌
类)
食物链长(产泥量少)比活性污泥少1/4左右
能够存活世代时间长的微生物
分段运行(优占种属)
2、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
优点:
耐冲击负荷
生物量多
污泥易沉降
能处理低浓度污水
维护运行简单、节能
缺点
基建投资较大
出水澄清度低
生物量难控制
处理效率略低于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的增长及其动力学
一增长过程
适应期
对数期(动力学增长期)
9 底物浓度迅速降低、生物膜量显著增长,出水底
物浓度基本达到稳定(液相稳定)
线性增长期
出水底物浓度不随生物量的积累而显著变化,非
活性生物量积累
减速增长期
出水悬浮物浓度显著提高
稳定期
膜相也达到稳定,有些反应器中不出现此期
脱落期
避免大量生物膜同时脱落
二生物膜的重要参数
最大比增长速率
平均比增长速率
三、生物膜的发展及变革趋势
发展:
微孔膜生物反应器
气提式/移动床/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
趋势:
固定机理、净化功能提高、去除动力学、能量代
谢的研究
生物滤池
一、概述
1、基本流程→沉砂→初沉→生物→二沉池
→出水
2、发展
1)负荷提高(低负荷)——高负荷→控制
BOD<200mg/l处理水回流
2)塔式生物滤池(提高池高)
3)应用范围扩大(工业废水)
二、生物滤池净化原理及影响因素
净化原理:截留、吸附、降解
影响因素:池高、负荷、回流、供氧
三、普通生物滤池(1-4m3/m2d - BOD/m3d)
1、构造
池体:方形、矩形、砖石筑造的池壁,作用:推揉和支撑滤
料
滤料:作用要求由工作层和承托层(-)
布水装置:(固定喷嘴)布水均匀,适应水量变化,不易
堵、易精通
排水系统:排水、通风(h>)
2、适用范围与优缺点
水量小(≯1000m3/d)
效果好(ηBOD>95%)
运行稳定,易管理,节能
占地大,易堵塞
产生滤池蝇、散发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