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商品陈列
主讲:王桂兰
邮箱:cyzhaoruinan@
从一个小故事说起……
一位女高中生在一家店铺中打工,由于粗心大意,在进行酸奶订货时多打了一个零,使原本每天清晨只需30瓶酸奶变成了300瓶。按规矩应由那位女高中生自己承担损失——意味着她一个月的打工收入将付之东流。这就逼着她只能想方设法地争取将这些酸奶赶快卖出去。她冥思苦想,把装酸奶的冷饮柜移到盒饭销售柜旁边,并制作了一个POP,写上“酸奶有助于健康”。令她喜出望外的是,第二天早晨,300瓶酸奶不仅全部销售一空,而且出现了断货。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女孩戏剧性的实践带来了这家店铺新的销售增长点。从此,店铺中酸奶的冷藏柜同盒饭销售柜摆在了一起。
故事说明了什么? 合理的陈列商品可以起到展示商品、刺激销售、方便购买、节约空间、美化购物环境的各种重要作用。据统计,店面如能正确运用商品的配置和陈列技术,销售额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0%。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最早见于古希腊和古埃及。黄金分割又称黄金率、中外比,即把一根线段分为长短不等的a、b两段,使其中长线段的比(即a+b)等于短线段b对长线段a的比,列式即为a:(a+b)=b:a,……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悦目,因此,。
黄金分割商品陈列线(1)
商品放满陈列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单位面积而言,平均每平方米要达到11至12个品种的陈列量。
放满陈列只是一个平面的设计,实际上,商品是立体摆放的,更细致的研究在于,商品在整个柜台内如何立体分布。
对于手机的陈列以每个柜台摆放10个为宜,主推商品放在黄金分割点。即突出的位置,或者使用精致、特殊的支架。
黄金分割商品陈列线(2)
提高门店日常销售最关键的是货架上黄金段位的销售能力。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商品在陈列中的位置进行上、中、下3个位置的调换,商品的销售额会发生如下变化:从下往上挪的销售一律上涨,从上往下挪的一律下跌。这份调查不是以同一种商品来进行试验的,所以不能将该结论作为普遍真理来运用,但“上段”陈列位置的优越性已经显而易见。
实际上目前普遍使用的陈列货架一般高165~180厘米,长90~120厘米,在这种货架上最佳的陈列段位不是上段,而是处于上段和中段之间段位,这种段位称之为陈列的黄金线。以高度为165厘米的货架为例,将商品的陈列段位进行划分:黄金陈列线的高度一般在85~120厘米之间,它是货架的第二、三层,是眼睛最容易看到、手最容易拿到商品的陈列位置,所以是最佳陈列位置。此位置一般用来陈列高利润商品、自有品牌商品、独家代理或经销的商品。该位置最忌讳陈列无毛利或低毛利的商品,那样对零售店来讲是利润上一个巨大的损失。 其他两段位的陈列中,最上层通常陈列需要推荐的商品;下层通常是销售周期进入衰退期的商品。
有效的商品陈列可以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并促使其采取购买行动。做好商品陈列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包括可获利性、好的陈列点、吸引力、方便性、价格、稳固性等六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