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第一章 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方法.ppt

格式:ppt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章 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方法.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9/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章 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方法.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方法
当环境受到污染后,环境的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生物学特性
如:
重金属离子、NO3- 浓度增加;
水体污染变质,水生生物种类减少,甚至灭绝;
发生变化
如何监测?
化学方法:快速、定性定量反映污染物浓度,但为瞬时值;

生物学方法:利用生物种类、数量的变化,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来监测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可监测到污染物对环境的综合影响,但不易精确反映污染物的性质、浓度和数量。
一、空气微生物来源
空气并非微生物的繁殖场所,空气中缺乏水分和营养,紫外线的照射对微生物也有致死作用。
土壤中飞扬起来的灰尘;
水面吹起的水雾、人和动物体表干燥脱落的物质,微生物附着于这些物质的微粒上随气流传播。
第一节空气的卫生学检验
微生物产生的孢子本身也可以飘浮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借风力传播。
空气中的微生物中,真菌的孢子数量最多,细菌较少。而且藻类、酵母菌、病毒都会存在于空气中。
二、空气微生物的卫生标准
目前,还无统一的关于空气的卫生学指标,一般以室内1m3 空气中细菌总数为50~1,000个以上作为空气污染的指标。
病原菌在空气中一般很易死亡,但结核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流感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也可以在空气中存活一段时间。
尘埃多的地方,如畜舍、公共场所、医院、城市街道的空气中,微生物数量较多。高山、海洋、森林、积雪的山脉和高纬度地带的空气中,微生物较少。
场所
畜舍
宿舍
城市街道
市区公园
海洋上空
北纬80º
微生物
(1~2)106
2×104
5×103
200
1~2
0
表2-1 不同场所上空微生物的数量(个/m3 )
表2-2 以细菌总数评价空气的卫生标准(个/m3 )
清洁程度
细菌总数
最清洁的空气(有空调)
1~2
清洁空气
<30
普通空气
31~125
临界环境
~150
轻度污染
<300
严重污染
>301
三、空气的微生物监测
通常采用营养琼脂平板计数法。
我国检测空气微生物所用的培养皿直径为d90mm,有用d100mm的。
评价空气的清洁程度,需要测定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空气污染微生物。测定的细菌指标有细菌总数和绿色链球菌,在必要时则测病原微生物。
(一)空气微生物的测定方法

固体法有平皿落菌法(沉降—平板法)、撞击法(有缝隙采样器、筛板采样器、针孔采样器)和过滤法。
(1)平皿落菌法:将营养琼脂培养基融化倒人d90mm无菌平皿中制成平板。将它放在待测点(通常设5个测点),打开皿盖暴露于空气5~10min,以待空气微生物降落在平板表面上,盖好皿盖,置于培养箱中培养48h后取出计菌落数,即为落菌数。
可通过前苏联奥梅梁斯基公式换算出浮游细菌数。
奥氏认为:5 min内落在面积100mm2营养琼脂平板上的细菌数和10L空气中所含的细菌数相同。
奥氏公式:
式中:C—空气细菌数;
A——捕集面积,cm2 ;
t ——暴露时间,min;
N——菌落数,个。
5
t
100
A
1000
10
× N
×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