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探农村初中语文听说教学.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探农村初中语文听说教学.doc

上传人:unnwldv331 2015/9/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探农村初中语文听说教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探农村初中语文听说教学
作者简介:潘顺心,现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寨蒿中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语文的交际功能逐渐成为现代汉语教学的核心,培养学生语文听说能力十分重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语文听说教学一直是滞后的,时代要求与现实条件形成了突出的矛盾。当城市教师提着笔记本向学生展示精彩的语文知识时,农村教师正捧着书本和粉笔向学生不厌其烦地强调语基;当城市学生用流利的普通话交谈时,农村的学生却在教室里埋首题海……如何在现实条件的局限之中,“穿旧鞋走新路”,积极探索听说教学的未知领域,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听说能力呢?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听说教学
基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针对农村语文教学的时空环境,我主要进行了以下一些实践:
一、为师为范,听说俱进
教师是学生听说学****的启蒙者,信息的传递者,是语言魅力的展示者,学生在语言****得方面最容易受教师的影响,所以业余我坚持阅读语文报刊杂志,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在课堂上我尽力做到亲切自然,从日常语文开始,逐步加深,配以形象生动的态势语,与学生互动,实现语言的创造性产出和输入。同时,我还通过更多的师生交流与互动, 使学生在大量语文信息刺激下养成用语文思维、交流的****惯,营造良好的课堂听说氛围。在课后,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在真实的语境中沟通情感,反哺课堂知识,使学生听说俱进,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综合素质。
二、听说教学,丰富多彩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好奇、胜利、互惠三个内驱力是学生学****的心理动因。丰富多彩的听说活动利用学生的心理动因,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参加,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语文,亲身体验语文及其运用。其中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行性并重的活动有:
――说说唱唱
早读不是僵化的朗读活动,它可以有丰富的形式,是语文课堂之外最集中、学生最有可能持之以恒的听说训练方式。针对中学生成就感心理动因,我采取的方式主要有:(1)背诵。背诵是语文语言积累的过程,是训练语文发音、节奏、连贯、停顿以及换气的有效方法。我经常让他们操练重点句子与精彩文段,并请背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上讲台做示范,让其他学生挑战,这个活动最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常常有一些语文成绩一般的学生表现出超群的背诵能力,博得大家的喝彩,鼓舞了中下层生学好语文的信心。(2)跟读。按照不同教学任务,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反复模仿朗读,直到熟练顺口。当学生遇到较大的障碍时,我就重点进行指导。(3)个人表演。适当安排一部分时间让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进行才艺表演,例如唱一首歌,讲一个笑话,介绍一些****俗、一个明星或一部电影等。
――寓教于乐
课本中内容虽然选材多样,但有些涉及的是城市生活,农村学生很难亲临其境,学起来反而枯燥,有时甚至无话可说。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我先让学生听名家读的配乐散文,体悟读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在听范读时,思绪的闸门被打开,会随着音乐的伴奏节拍,放飞自己的想象能力。学生或老师在朗读课文时,也可以配上一段适宜的音乐,可以使静态的文字更富有动感。在教学中适当地借助不同风格的歌曲辅助教学,符合从感知到理解的认识规律,不仅能优化教学情景,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听说的兴趣,而且又能实现教育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