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游侠列传翻译
鲁国的朱家与刘邦是同一时代的人。鲁国人都用儒教来教育,而朱家却因为是侠士而闻名。他所收留和救活的有名人物有几百个,其余被救的普通人说也说不完。但他始终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炫耀他对别人的恩德,只怕再见到那些受过自己好处的人。他救济别人的困难,首先从贫贱的开始。他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衣服连一处完整的花纹都没有,吃饭时没有两样菜,乘坐的不过是个挽軥的小牛。他一心为别人的危难奔走,超过自己的私事。他曾经暗中使季布将军摆脱了被杀的厄运,等到季布将军地位尊贵之后,他却终身不肯与季布相见。从函谷关往东,没有谁不伸长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
郭解是轵县人,字翁伯。他是善于给人相面的许负的外孙子。郭解的父亲因为行侠,在汉文帝时被杀。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他小时候内心狠毒,稍有不快时,亲自杀的人很多。他不惜牺牲生命去替朋友报仇,藏匿亡命之徒犯法抢劫不断,停下来就私铸钱币,盗挖坟墓,本来就数也数不清。但总能恰逢上天相助,在窘迫危急时常常脱身,或者遇到大赦。等到郭解年令大了,反而转变操行,抑制自己,用恩德报答那些对自己不满的人,多施恩于别人,少望别人报答自己。但他自己喜欢行侠的思想越来越强烈。救了别人的生命之后,却不自夸功劳,但狠毒依然附着在他的心上,表现出瞪着眼睛看人的样子。当时的少年仰慕他的行为,也常常为他报仇,却不让他知道。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势力,同别人喝酒,让人家喝干杯中酒。人家承受不了这么大酒量,不能再喝了,他却强行灌酒。那人发怒,拔刀剌死了郭解姐姐的儿子,就逃跑了。郭解姐姐发怒说道:“凭借弟弟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却捉不到。”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侦察到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我的孩子无理。”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避他,只有一个人展开双足而坐看着他,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在乡里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道德修养得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于是他就暗中嘱托尉史说:“这个人是我最关注的,轮到他服役时,请免除他。”以后每到他服役时,有好多次都轮空了,县中官吏没找他。他感到奇怪,问其中的原因,原来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差役。于是,他就袒衣露膊,去找郭解谢罪。少年们听到这消息,越发仰慕郭解的行为。
洛阳人有相互结仇的,城中有数以十计的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两方面始终不听劝解。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晚上去会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勉强听从郭解的劝解。郭解就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诸公为你们调解,你们多半不肯接受。如今你们幸而听从了我的劝告,郭解怎能从别的县跑来侵夺人家城中贤豪大夫们的调解权呢?”于是郭解当夜离去,不让人知道,说:“暂且别和好,待我离开后,让洛阳豪杰从中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 
郭解保持着恭敬待人的态度,不敢乘车走进县衙门。他到旁的郡国去替人办事,事能办成的,一定把它办成,办不成的,也要使各方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酒饭。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城中少年及附近县城的贤人豪杰,半夜上门拜访郭解的常常有十多辆车子,愿为郭解分其负担,接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