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7
文档名称:

2018江苏,专转本,大学语文真题(答案).ppt

格式:ppt   大小:2,152KB   页数:1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8江苏,专转本,大学语文真题(答案).ppt

上传人:lily8501 2018/9/28 文件大小:2.1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8江苏,专转本,大学语文真题(答案).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8年专转本大学语文试题
江苏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注意事项:
,试题卷共6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作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确清晰地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
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15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巧分。请将答题卡上代表该题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 )。
(悲哀) 察颜观色(颜色) 讳莫如深(隐瞒)
(文章) 当机立断(应当) 却之不恭(拒绝)
(估计) 短兵相接(交战)
分崩离析(倒塌)
(节操) 众口铄金(熔化)
因循守旧(因为)
A、哀兵必胜是一个成语
读音是āi bīng bì shèng,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察颜观色:chá yán guān sè出处:吾老矣,岂能复俯首于他人之宇下,察颜观色,以求无拂于人,吾不能也。清·唐甄《潜书·食难》
解释:观察别人的脸色,以揣摩其心意。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看别人的脸色
近义词:观颜察色
成语故事:春秋末年孔子的学生子张提倡士人要勤勉从公,尊重贤人又容忍大众。孔子曾多次给他讲通达与闻达的区别。孔子认为通达是品质正直,讲道理,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脸色,从心里心甘情愿地对别人退让
成语举例:他的眼盯住了太太的脸,细细的察颜观色,不敢冒昧的张口。老舍《四世同堂》三十
讳莫如深(huì mò rú shēn)是一个汉语成语
出自《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基本解释为原指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真相隐瞒得很深。
近义词:秘而不宣、守口如瓶、高深莫测
反义词:直言不讳、和盘托出、显而易见

繁文缛节,读音:fán wén rù jié,汉语成语;释义: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出处: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议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清·魏源《治篇十一》:“以繁文缛节为足黼太平。”
【“繁文缛节”常误写为“繁文辱节”,应注意。】
当机立断
解释:当:现在;立:立即;断:决断。当机:抓住时机。比喻事情到了紧要关头,就毫不犹豫地做出决断。出处: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示例:哥哥,国姓爷就在城下,你应该~。郭沫若《郑成功》第七章
【嫦娥奔月】嫦娥当机立断,疾步上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很果断
却之不恭
是一个汉语成语,却:推却。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予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临时的客套话,常与“受之有愧”连用。出处《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姚雪垠《李自成》24章:“既然这样,只好全部收下。这实在是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示例我们觉得~,只好让他劳驾。★邹韬奋《经历·惨淡经营之后》反义词:置之不理歇后语:受之有愧。用法:作谓语、宾语;常与“受之有愧”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