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创新教育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创新教育的启示.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9/29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创新教育的启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创新教育的启示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至少包括七种以上的智能,即言语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创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多元只能理论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多元智能;创新教育;启示
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 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活动。它要求教育者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近,笔者学****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一书,相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就多元智能理论对创新教育的启示谈一些体会。
一、智能理论及其影响
《多元智能》的霍华德?加德纳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和该院《零点项目》研究所所长,他1993 年出版的《多元智能》一书就是其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总结。他对人的七种智能,即言语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作了定义。他认为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
程中都发挥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以上智力潜能,环境和教育对
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过去西方流行的智商测试和传统教育,只重视课堂学****忽视了社会实践,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考察学校的教育效果,甚至预言他们未来的成就和贡献, 这是片面的。《零面项目》在美国的多所中小学进行试验,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教育和办学,将学校带入社区的同时,又将社区和社会上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引入学校,充分发挥儿童博物馆、科技馆的作用,用情景化的评估方法代替单纯使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取得了在儿童多种智能的发现和培养、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成功经验。1997年7月,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22个国家的教授专家、中小学校长近300人在波士顿参加了哈佛大学举办的名为《多元智能理论新指南》的国际研讨会,交流了十年来各国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育、办学方针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经验和体会,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莫非教授在文章中对多元智能理论近来一系列试验研究的评价是:“他们的工作帮助教育家辩认和培养那些在传统教育中不被承认和没有被发现的智能强项,开发和试验了新的课程、新的活动、新的评估方法和教学方法,对美国各级学校有深远的影响。”
多元智能理论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智能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是研究者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迄今为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如大量的早期研究和泰勒的近期研究表面创造力与智力没有相关或相关很低;盖茨尔、杰克森认为创造力与智力的相关由低到高不等,年龄越小越密切,随年龄增加,这种关系就开始分化,成年以后分化更为显著;吉尔福特研究表明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高低因测量性质而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智力与创造力有低相关或者没有相关。
在现实生活中,“韩寒现象”、“周舟现象”从某种意义上与上述结论是相符的,而我们却不愿意承认。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
现行的智力测量没有把创造力包括在内,这实际上就否定了智力的最重要的品质一一创造力;
现行的智力测量仅是对人的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