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游岚园读杂诗.doc

格式:doc   大小:140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游岚园读杂诗.doc

上传人:s0012230 2018/9/29 文件大小:1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游岚园读杂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游岚园读《乌鲁木齐杂诗》
赵力田
为纪念清代文人纪晓岚在新疆的活动,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修建了岚园。2010年国庆节前举办了开园揭牌仪式,纪晓岚的六世孙纪清远先生,也从北京赶来参加剪彩。这是乌鲁木齐市文化建设的一大盛事,于是笔者在国庆长假期间前去游览。
新修建的岚园由阅微草堂、碑廊、文宗塔、展厅、秀野亭等几部分组成。从布局上看岚园是开放的园林建筑,碧水环绕,但有北京四合院的影子,有碑院、宅院之分。园内四周廊腰缦逥,错落有致,碑院的花丛中塑有纪晓岚的塑像,供游人瞻仰。
阅微草堂是典型的明清建筑,仔细一观与北京的阅微草堂大体相像。堂内陈设着明清式样的红木家俱,古色古香。堂上挂有“阅微草堂”的匾额,落款是“纪文远公六世孙纪清远敬书”,两旁挂有纪晓岚撰写的对联:“过如秋草芟难尽;学似春冰积不高。”反映了纪晓岚谪居时的心情。
碑廊里面镌刻着纪晓岚的《乌鲁木齐杂诗》,都是请全国各地及港、澳、台著名书法家精心书写的。真、草、隶、篆四大体,各种风格百花齐放。
纪晓岚是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底到达乌鲁木齐的,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初奉旨返京,在乌鲁木齐整整生活了两年。《乌鲁木齐杂诗》共一百六十首, 其中《风土》二十三首、《典制》十首、《民俗》三十八首、《物产》六十七首、《游览》十七首、《神异》五首。每首诗篇都有诗人的注脚,这些诗篇和注脚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对当时的自然风貌、物产资源、社会民情、农牧工商以及城市的地形、道路、建设,对农村各种谷物的种植、施肥、浇灌、收割,甚至产量和粮价都有记载。读起来仿佛使人又回到二百四十多年前的乌鲁木齐。
在这些诗篇中,纪晓岚记述了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平定准噶尓贵族叛乱之后,清政府鼓励屯垦,减轻粮赋,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纪晓岚到来时,社会繁华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如诗中写到:
“玉笛银筝夜不休,城南城北酒家楼。春明门外梨园部,风景依稀忆旧游。”(《游览》九)。如此繁华的景象,使诗人仿佛又回到京师;还有“万家灯火暖云蒸,销尽天山万古冰”(《风土》三);“金碧觚棱映翠岚,崔嵬紫殿望东南”(《典制》一);“槐榆处处绿参天,行到青山未到边”(《物产》二十五)等等。
新疆统一后,发展屯垦事业。实行了兵屯,轮换制,每五年轮换一次,“烽燧全消大漠清,弓刀闲挂只春耕。瓜期﹝1﹞五载如弹指,谁怯轮台万里行”(《典制》七)。还制定了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动员士兵携家出关,使士兵与家人团聚而无思挂之忧,有利于边疆的开发建设,“藳砧﹝2﹞不擬﹝3﹞赋﹝4﹞刀环﹝5﹞,岁岁携家出玉关。海燕双栖***稳,何人重唱望夫山﹝6﹞。”(《典制》六)。还实行了民屯,纪晓岚对民屯的户口进行了考察,“乌鲁木齐之民凡五种,由内地募往耕种,及认垦者,谓之民户;因行贾(经商)而认垦者,谓之商户;由军士子弟认垦者,谓之兵户;原拟边外为民者,谓之按插户;发往种地为奴当差,年满为民者,谓之遣户。各以户头乡约统之,官衙有事,亦多问之户头乡约”。写到“户籍题名五种分,虽然同住不同名。就中多赖乡三老﹝7﹞,雀鼠﹝8﹞时时与解紛。”(《典制》九)。由于实行了军屯、民屯,粮食丰盈,粮价很贱,“割尽黄云五月初,喧阗满市擁柴车。谁知十斛﹝9﹞新收麦,才换青蚨﹝10﹞两贯余。”(《民俗》三十)。注脚:“天下粮价之贱,无逾乌鲁木齐者。每车载市斛二石,每石抵京斛二石五斗,价止一金。而一金又止折制钱七百文。故载麦盈车,不能得钱三贯。其昌吉、特纳格尔诸处,市斛一石,仅索银七钱,尚往往不售。

市场也很繁荣,乌鲁木齐城内南北二关商铺林立,“廛(chán)肆鳞鳞两面分,门前官柳绿如云”(《风土》二);大商户大都从归化来,当地人称为北套客,“峨岢高毂驾龙媒﹝11﹞,大贾多从北套来”(《民俗》三十六);有蒙古商队,“敕勒阴山雪乍开,䮧(hàn)汗﹝12﹞队队过龙堆﹝13﹞”(《民俗》三十八);还有修手表的:“戍屯处处聚流人,百艺争研各自陈。携得洋钟方似栗,也能检点九层轮。”(《民俗》三);市场上各民族和谐经商,如有维吾尔族商贩到乌鲁木齐卖水果的诗篇:“吐番部落九相亲,卖果时时到市闉(yīn)。恰似春日梁上燕,自来自去不关人。”(《民俗》三十七);不仅有新疆当地的瓜果,也有内地的水果,“朱桔黄柑荐翠盘”(《物产》九);还有沿海的海鲜品:“不重山肴重海鲜,北商一到早相传。蟹黄虾汁银鱼鲞(xiǎng干鱼),行箧﹝14﹞新开不计钱。”(《物产》三)等。
经济繁荣也带来了文化教育的发展。“迪化(乌鲁木齐)、宁边(昌吉)、景化(呼图壁)、阜康四城旧置书院四处。自建设学额以来,各屯多开乡塾,营伍亦建义学二处,教兵之子弟。弦歌相闻,俨然中土。”写到:“芹香新染子衿青,处处多开问字亭。玉帐人闲金柝(tuò)﹝15﹞静,衙官部曲﹝16﹞亦横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