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面向未来的中职生成才教育探索.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面向未来的中职生成才教育探索.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9/29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面向未来的中职生成才教育探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面向未来的中职生成才教育探索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陈汉城
[摘要]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少年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在实现人人成才目标的教育实践中,努力为学生创造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展现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通过3年的学校教育,培养应对未来挑战和终身学****的能力,并为将来成长为创新型技能人才奠定基础。学校以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为基础,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打造开放型幸福课堂,激发学生潜能;建设职业化评价体系,使学生走向卓越;举办创意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创造活力;拓展多元化发展渠道,搭建成才“立交桥”。
[ ..
关键词]面向未来;中职生;成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1671-0568(2014)35-0124-02
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人类社会正从阶层化走向扁平化。在扁平化的社会网络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作为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而生的职业教育,正是信息化时代为广大青少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立足当下,面向未来,营造充满活力的校园,让创新和创意成为学校的精神气质,创造机遇和平台,帮助学生形成新的技能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是学校实现人人成才目标的重要举措。
一、四维课程体系,构筑学生成才平台
学校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四维课程体系。所谓立足当下,是指课程体系要符合学校办学实际、学生学业水平及行业发展水平;所谓面向未来,是指课程体系要立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变化,改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使职校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培养多样化人才需要。四维课程体系由“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所构成。
文化基础课是国家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终身学****的“文化素质”,同时也为有意升入高职的学生打好文化基础。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基础性认知和进一步学****的能力。而专业方向课则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需求、能力等自行选择。专业课设置是在市场调研及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而形成。学校各专业每年都会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最新的市场需求和人才规格,以行业的发展水平为依据,不断更新、完善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使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选修课安排在周二、周四下午,分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以拓展、丰富专业课程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主。公选课内容多样,不拘一格。目前学校开设了约90门公选课,涵盖体育,文学、语言、理学,艺术、教育、医学、娱乐等多个方面,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需求。
二、开放型幸福课堂,唤醒学生成才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课堂是创造活动的源泉”。但是,目前的中职课堂,低效、无趣、乏味代替了应有的唤醒、创造和活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激发学生不断尝试新事物和新挑战的欲望,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45分钟课堂教学中成长为创新型应用人才是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
学校从2010年开始探索激发学生潜能的幸福课堂改革。幸福课堂以构建师生的“信任”关系为基础,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全面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