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文档名称:

现代金融市场学chap12金融监管概述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125KB   页数:8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现代金融市场学chap12金融监管概述ppt课件.ppt

上传人:012luyin 2018/9/29 文件大小:1.1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现代金融市场学chap12金融监管概述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现代金融市场学
第十二章金融监管概述
目录
1
金融监管概述
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2
3
金融监管法规体系
一、金融监管的概念及要素
二、金融监管的原则
三、金融监管的内容
一、公共效益论
二、俘虏论
三、监管经济学
四、金融监管理论的几点结论
五、金融监管理论的变革
一、美国金融监管法规体系
二、英国金融监管法规体系
三、德国金融监管法规体系
四、日本金融监管法规体系
五、瑞士金融监管法规体系
六、韩国金融监管法规体系
七、香港地区金融监管法规体系
总述
金融监管是指一国政府或政府的代理机构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各种监督和管制,包括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市场退出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对金融机构内部组织结构、风险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合规性、达标性的要求,以及一系列相关的立法和执法体系与过程。这个定义表明,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庞杂,而金融监管理论就是金融监管实践的抽象总结。
第一节金融监管概述
一般来讲,金融监管可以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金融监管过松,就会导致金融秩序混乱甚至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监管过严,又会抑制金融创新效益的发挥。因此,必须在金融监管效率和维护公平之间寻找出均衡点,以实现金融监管的帕累托效率,而要想达到这一境界,首先要从金融监管的基本内容入手,找到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因为金融监管只有建立在有效的理论基础上才能适应社会及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才能真正发挥金融监管在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金融发展方面的作用。
一、金融监管的概念及要素
合理界定金融监管的定义,应从监管的概念入手:
监管是由某个或某几个主体进行的活动,而且是有意识的活动
监管是一种有对象和范围的活动
监管必须有手段和方法
监管是具有预定目标的活动
一般认为,监管就是由监管主体(监管者)为了实现监管目标而利用各种监管手段对监管对象(被监管者)所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主动的干预和控制活动。
(一)金融监管的主体
从金融监管实践看,金融监管主体经历了如下变迁。20世纪初,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的逐渐统一使金融监管的职责很自然地落在了中央银行身上。这一时期,各国除了对证券市场通过传统上的专门机构,如证券管理委员会等进行管理之外,金融监管主体是中央银行。30年代之后,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但是,随着战后中央银行越来越多地承担和实施货币政策、执行宏观调控职能的加强,以及六七十年代新兴金融市场的不断涌现,金融监管的主体出现了分散化、多元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专门对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由政府的专门机构,如证券市场委员会、期货市场委员会等行使管理职能,对保险业的监管也由专门的政府机构,如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近年来,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综合化经营的超级金融机构。为此,像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专门建立了或准备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部门,金融监管主体又有了统一趋势,不过已不再是统一于中央银行,而是覆盖面广泛的综合性监管机构,如1997年英国成立的金融服务管理局(FSA)。
(二)金融监管的对象
由于政府监管存在涉及面广、权威性强的特点。因此,对于那些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带有普遍性和后果严重的市场失灵问题,一般由政府监管(市场失灵将在本章第二节讲述)。但是,政府监管也有成本高、缺乏灵活性和反应比较慢的缺点。因此,需要灵活性高的自律组织和证券交易所等其他机构和企业配合监管。总之,实施政府监管的总原则是:政府监管应比私人监管做得更好,成本更低。
笼统地说,金融监管的对象是人类的金融行为和金融活动领域,或者说是某些金融行为和某些金融活动领域。对于监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范围的确定在不同时间、地点、环境下都有可能不同。它不仅取决于金融监管对象本身的性质和特点,还取决于人们对金融监管目标的认识,取决于所使用的监管手段和工具,取决于金融监管的成本。
(二)金融监管的对象
对于那些为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和法规制度所限,处于转轨过程中或发展中国家的新兴证券市场来说,一个缺乏政府干预和导向的证券市场不能自动带有产业扶植目标(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配置任务。因此,需要政府监管者介入。总之,一切市场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的场合是广义金融监管的对象之所在。
从金融监管客体的历史变迁看,20世纪早期的金融监管客体主要是商业银行。因为商业银行有创造存款功能,且其当时的资产负债规模、业务量等占绝对优势,从而对经济的影响也非常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金融机构日趋复杂化,非金融机构不但种类、数量、资产负债规模大幅度扩张,而且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深入,其存款性业务增加,使得货币的定义变得模糊不清。因此,从非金融机构的经济影响和货币供给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