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师师德师风总结
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而师德的魅力恰恰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这种爱出自教师的职责,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一转眼,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在本学期中,我在自己课余的时间里进行了有效的学习和写作,同时对于看过视频的感受也能很及时的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我感觉这阶段的培训收获很多。
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一时体现爱心,容易,长期永葆爱心,很难;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发展中有明显缺陷的差生,很难。我们师爱的表达,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真懂,就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讲求真切、透彻、持久。而爱的核心是善。从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实践,从教师的身传言教到教师的自我修炼,从教师学而不厌的钻研进取到教师诲人不倦的忘忧情怀等等,无不包含着何以为善的道德策略,这些道德策略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
其次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有潜在独立人格的人。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展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教师要理解学生,信任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会成功。教师应当相信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和合作能力。只有这样,师生之间呈现为两个人平等的“会晤”和“对话”,才会产生“面对面”、“心与心”的沟通。而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虽然有权利和义务的不同,但在人格上,即作为人的尊严应该是平等的。
最后寻求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