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定位东湖
20世纪50年代之前
20世纪50、60年代起
20世纪70、80年代起
旅游消费模式
以滨湖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消费占主导地位
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日益兴盛,更强调的旅游全过程的质量与舒适程度
远离城市的短期或定期滨湖情境地产需求日益增长,强调度假情境的体验旅游占据更大市场
国际滨湖度假区
主要产品特征
天然风景、自然滨湖景观
风土人情、当地历史文化
分时度假酒店/度假村、分权酒店
软硬件服务设施的大量配置与提升
滨湖住宅、私人会所等售卖性滨湖旅游物业
租务市场、委托代理市场成熟
滨湖地标型建筑开始流行
旅游消费模式
发展起点
观光旅游
休闲旅游
体验旅游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阳光海水沙滩
酒店游艇SPA
别墅
商务会所
landmark
滨湖旅游发展历程
(一)国际滨湖旅游发展趋势
趋势特点一:将旅游与工作、生活相融合,促进“游”的核心功能的提升。
(一)国际滨湖旅游发展趋势
趋势特点二:身心平衡成为对滨湖度假功能的全新阐释。
强调一定的人口居住与节事活动
游与居、游与业趋于融合
以游为核心,复合居、业,更好的促进旅游度假功能的能级提升
自然资源+主题休闲游憩的完美结合
人文内涵+身、心、灵互动
当地居民特色居住场所+旅游场所的情境合一
小结:以“居、业”功能复合来促进“游”的核心功能的提升
(一)国际滨湖旅游发展趋势
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为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瑞士政府规定:湖区周围拒绝任何有污染的企业进驻。
强大的国际旅游会展——大力推进会展旅游业,大大促进了日内瓦的旅游业发展,会议旅游占日内瓦旅游总收入的70%。
品种繁多的游憩项目——各种运动、文化、休闲项目加入,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丰富多彩的节事活动——全年性的节事活动促进城市文化聚集力。
案例一瑞士日内瓦——发展经验
(二)案例比较与评价
案例二杭州西湖——真正的城市名片,带领整体旅游产业链的完整和衍生
杭州城市的兴盛,与西湖密不可分。
公元13世纪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叹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华贵之城”。西湖成为城市形象的和文化的代表。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重点开发旅游资源,大力修建恢复历史文化遗产,以旅游休闲和文化产业持续带动了杭州城市的发展。
观光旅游
休闲旅游
度假旅游
观光旅游
节事展览
商务会议
生态教育
度假养生
主题体验
观光游览
休闲游憩
西湖已经超出了风景区的范畴,成为城市精神的代表
(二)案例比较与评价
加强资源保护
每年安排1亿多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古建筑保护率100%。完成钱塘江水引入西湖工程,水透明度从以前的50cm提高至80cm。
结合城市功能,分主题综合开发
先后进行西湖新湖滨景区(商贸休闲)、杨公堤景区(文化景观)、梅家坞茶文化村(文化休闲)三大景区,各有侧重客源、开发主题,形成丰富的环湖游憩带。
举办各类节事,不断扩大影响
休博会、西博会造成强烈的国际国内影响。
杭州新湖滨景区规划设计
案例二杭州西湖——发展经验
(二)案例比较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