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浅谈行政主管单位实施内控规范的体会.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行政主管单位实施内控规范的体会.doc

上传人:sdhdjhty 2015/9/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行政主管单位实施内控规范的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行政主管单位实施内控规范的体会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如何建立与有效实施内控规范,关系到行政主管单位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廉政建设,用制度防止越权行使职责。本文从行政主管单位的角度,由实施内控规范的必要性谈起,突出单位领导的“一把手”负责制,强调在单位业务活动中运用制衡性原则。建立内控规范,首要做好制度建设的基础工作,梳理业务流程,以预算管理为主线、资产管控为核心、信息系统为支撑完成具体的工作,用良好的内外部监督保障实施,主管部门还需做好对下属单位的指导与督查,从根本上保证内控规范落到实处、实施到位。
关键词:行政主管单位内控规范实施
行政主管单位能否有效地履行职能,关键在于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实施内控规范,对于行政主管单位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服务型行政部门意义重大。
一、行政主管单位实施内控规范的必要性
实施内控规范,围绕业务流程梳理、瞄准内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夯实各项基础工作,通过制衡机制、流程再造和信息化手段在日常管理中的运用,对业务活动中的管理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提高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特别关注本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中的重大风险。
科学规划内控规范,按照“成本效益、高效合规”的原则,建立健全与单位性质、业务范围、经济活动特点、风险水平以及所处内外部环境等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实施内部控制不能拷贝,也不能克隆,别人的成功经验,拿过来不一定好用,并且随着单位发展的不同阶段、变化的外部环境,要及时加以调整。
二、单位领导重视和推动是实施内控规范的关键
实施内控规范要靠全员参与,但关键在单位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单位领导认真组织人员立制度、抓落实,内控制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就像《内控规范》所说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领导重视是建立与有效实施内控规范的最重要保障。有了单位领导支持,内控真正发挥作用;没有单位领导支持,内控往往流于形式。这促使单位领导首先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要我内控”到“我要内控”的转变,从而在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实施氛围,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行政主管单位内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内部监督等诸多方面,必须充分发挥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基建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同时,内部控制建设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成立实施小组,负责内控规范的实施工作。财务部门可以明确作为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内部控制有赖于单位内部跨职能部门及下属单位沟通协调与通力合作,全员参与,落实责任。内控规范实施小组顺利开展工作,离不开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三、内控规范重在“未病先防”,强调制衡性
内控规范的建立前移了管控关口,将制衡机制嵌入内部管理制度之中,在机构设置、治理结构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同时兼顾运营效率,以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监督。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