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完全摄影手册
这一本《完全摄影手册》,将教你如何掌握各项摄影的要点及有关技术的细节;由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就由学习相机来开始我们的课程。
相机是摄影师最基本的工具,所以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相机的基本结构,然后才能再深入讨论如何使用你的相机来达到各种不同的拍摄目的。
虽然早年的相机十分简单,但相机是一种十分精密的仪器,它能在短促到几千分之一秒的瞬间里,把从景物反射来的光线捕捉到相机之内,投射到菲林或电子影像内存上,永久地把景物的影像纪录下来。
实际上,在摄影术发明之前,人类没有方法可以为事物留下准确的影像。古时,曾有不少画家或雕塑家试图把权贵的肖象保留下来,但只有在摄影术于十九世纪中发明以后的年代,才使我们能够连普通人的影像,都能准确的保存下来。因此,从这一点上说,相机确实是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
摄影技术自louis-jacques-mande daguerre于1839年在巴黎发明银版法以后,影像不断涌现,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的文化发展。到美国内战结束后仅仅廿五年,人们就已经有了普及的摄影技术,可以用来记录各种大小的事物,例如记录人物、风景,以至历史事件。相机这个划时代的发明,由那时开始,已经成为文明世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相机的发展
下面我们从世界各地于不同时期对摄影科技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来简单地说明一下相机发展的历史。
在化学方面法国人及英国人的贡献较大--由法国人 louis-jacques-mande daguerre 发展另一法国人尼普斯(nicephore niepce)的想法而发明出纪录影像的方法。
而英国人william henry fox talbot则于同期公布他发明的盐粒固定银粒影像的方法,发明正像及负像的原理。
美国人通过佐治?伊士曼(e eastman)和他的柯达(kodak)公司的大量生产,把摄影技术普及化,于1888年开始大量推广普及的相机。
德国人则使相机精密化及普及化,他们在相机的设计和制造上以及在光学上的贡献,实无可置疑。例如oscar barnack于1905年发明leica相机,使35mm摄影能在二十世纪初年在市场上广泛被接受;而rolleiflex相机及carl zeiss镜头,亦是德国人得意之作。
日本人则使相机普及化,从七十年代开始,把电子技术大量引进摄影界,例如canon的ae-1便是早期最畅销的自动相机,他们运用计算机来设计优秀的镜片和镜头,来设计高质量的单镜反光机(slr)及自动对焦单镜反光机(afslr);minolta于1985年成功推出7000型afslr相机,而今天af slr已成为世界上最主流的相机之一。另外,如果没有了美国计算机工业和航天工业发展起来的微电子线路lsi的概念,日本相机工业界在七十年代便可能发展不了今日相机必备的自动曝光系统。
当然,其它国家也为摄影技术的新发展做出了他们自己的贡献。例如奥地利的carl schinzel首先于1905实验彩色摄影。而德国人rudolph fischer则于1912年发现了彩色冲晒术的原理。以上只不过是最基本的、简单扼要的回顾。
在本书以后的内容中,将会讲及机内的各个细节--例如它如何工作、如何控制、如何有效地运作。
如果你是摄影初学者,这些知识将为你未来的成功奠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