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破伤风
(Tetanus)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伤感染后,在厌氧条件下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全身肌肉或者某些肌群发生持续性、痉挛性收缩和对外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但意识清楚。
病原
破伤风梭菌又名强直梭菌。
、革兰氏阳性杆菌,多单个存在,繁殖体有周鞭毛、无荚膜,体内外均可形成圆形芽胞,芽胞位于菌体一端呈鼓槌状。
。
肉汤培养时呈均匀、浑浊。
血液葡萄糖琼脂培养时形成露珠状的菌落(菌落圆而光滑、边缘整齐、透明),有溶血环。
高层琼脂穿刺培养时呈“试管刷”样生长。
破伤风梭菌的形态
血液葡萄糖琼脂培养露珠状的菌落
,主要靠产生外毒素来致病。可产生3种毒素。
(1)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对疾病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它是仅次于肉毒梭菌毒素的第二种最强的细菌毒素(提纯物能以9×10-11g的剂量杀死一只豚鼠),对热敏感(因为它是一种蛋白质,加热后可使其变性)。3%福尔马林能将其变成类毒素。
(2)破伤风溶血毒素溶解马和家兔红细胞,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为细菌生长提供条件。
(3)非痉挛毒素对神经末梢有麻痹作用。
。
(煮沸5min即死亡,一般消毒药均可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但芽胞体抵抗力甚强,在土壤中可活十几年,耐煮沸l-3h,但高压蒸气120℃15-20min死亡,10%碘酊、10%漂白粉及30%双氧水等约经10min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
,牛、羊和猪次之,鹿、犬和猫仅在例外情况下发生;鸟类和家禽却有抵抗力。实验动物中以豚鼠最易感,其次为小鼠,家兔有抵抗力。人对破伤风有高度易感性。
,土壤、尘土、淤泥及动物的粪便均存在。
,并且创口要狭小而深或伤口比较复杂,即能够造成厌氧环境的创伤,如断脐、阉割、断尾、剪毛、断角、钉伤等及产后感染。但有病畜找不到伤口,可能是创伤已经愈合或经消化到粘膜损伤感染。
;可发生于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易感动物,但幼畜多发;常呈零星散发。
创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