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藏家那些事儿
书画收藏,一直是中国人最热衷的收藏之一,而如何收藏到有价值的藏品,如何辨别真伪,不经过一番折腾似乎找不出诀窍来。
名家字画先买后付钱
收藏爱好者刘文杰说自己已经不记得第一次收藏,那是因为家庭原因。刘文杰的父亲对书画很热衷,刘文杰从记事起,家里就挂着很多画,大都是名画。刘文杰曾在国家机关工作,后来赋闲在家,开始对书画产生浓厚兴趣。刘文杰说他的个人收藏始于“文革”期间,而形成规模的收藏则始于1978年。刘文杰说,“文革”期间,书画不值钱。他收藏字画,是从荣宝斋和宝古斋的“内柜”开始的。在荣宝斋购买字画时,他认识了杨师傅、李师傅,还有荣宝斋的副经理孙日晓。因为大家都熟悉了,刘文杰拿画都不用付钱,回去看了觉得好了才买,再回来交钱。至于价钱,刘文杰说,便宜得不得了。他买过一幅齐白石6平尺的画,,每平尺不到1元钱。后来买的人多了,荣宝斋的字画也涨价了,刘文杰记得,齐白石2平尺的画几十元一张,徐悲鸿4平尺的马卖200―300元,李可染3平尺的牛卖45元、山水卖90元,吴作人3平尺的画卖60元左右,黄胄8平尺的《采药归来图》卖120元,郭传璋4平尺的山水卖60元……刘文杰一口气举出一大堆令人吃惊的数字,可见他对当年荣宝斋、宝古斋字画价格记忆之深。刘文杰刚开始收藏字画的时候,认识的第一位书画家是刘继卣,后来他又与郭传璋、董寿平等认识。刘继卣是连环画大师级人物,郭传璋是孙日晓的老师。再后来,他认识了李可染,并成为李家的常客。刘文杰说,那时候向书画家直接要作品还不能说是买,只能说送,书画家们要的钱也很有限。有一次他花5000块钱向李可染买了一幅山水,李可染觉得钱给多了,又追出来,另送了他一幅。
见识广博才能识货
刘文杰说,要广见博识,才能懂得真假与好坏,才能学会书画鉴定和鉴赏。鉴定和鉴赏都需要比较,两者是相通的。你要看了真的书画,你才有资格对书画家的高下作出评价。比如启功的楷书,时下被鉴藏界视为瑰宝,刘文杰说,他开始也收过启功的字,也认为启功的楷书写得好,但他后来接触到溥心畲的作品,他才发现什么叫好的楷书,虽然都出自满清皇族,但启功的字没办法跟溥心畲的比。再说草书,林散之是时下公认的大师,但刘文杰不以为然。刘文杰说他曾经收藏过几十幅林散之草书,这些字都没有裱,一次他把这些作品翻出来看,发现正面有字背面没有字。中、圆、留、重、变”,重就是力度,要力透纸背,林散之做不到这一点,他的作品就可以商榷,刘文杰于是将这批作品全部处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