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垃圾减量脱水系统
试验报告
广州市环境卫生机械设备厂
技术开发部
目录
第一部分试验方案及说明 3
一任务来源、试验对象、设备、工艺及目的 3
二试验流程图 4
三试验操作步骤 4
第二部分市场垃圾减量脱水系统试验 5
一试验时间、地点和对象 5
二试验参与单位及工作安排 5
三试验数据 5
(一) 采用预脱水工艺 5
(二) 采用未预脱水工艺 7
四结论 9
第三部分生活垃圾减量脱水系统试验 10
一试验时间、地点和对象 10
二试验参与单位及工作安排 10
三试验数据 11
(一) 采用预脱水工艺 11
(二) 采用未预脱水工艺 12
四结论 14
第四部分试验总结 15
第一部分试验方案及说明
任务来源、试验对象、设备、工艺及目的
任务来源:城管委鲍总下达的任务
试验对象:市场垃圾、生活垃圾、厨余垃圾
试验设备:TE型脱水压缩机,后装式垃圾车车厢()。
试验工艺:采用预脱水模式和未预脱水模式两种工艺,两种工艺各做两车厢垃圾量。
试验目的:测算TE垃圾压缩机在预脱水模式和未预脱水模式下的脱水率,。
脱水模式说明:预脱水模式是指把TE型垃圾压缩机前挡板放下,在推板的压力作用下,使垃圾在推板和前挡板之间先进行多次的预压缩,使污水从压缩机的底板、两边侧板、推板及前挡板的排水孔排出,然后推板再把垃圾推入垃圾车厢(车厢前底部也有排水口)进行水份排放。而未预脱水模式是指不使用前挡板进行预压缩(部分水份还是可以从底板和两边侧板的排水孔排出),而是直接通过推板把垃圾推入垃圾车厢的工作模式.
试验说明:按任务要求需对市场垃圾、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分别进行减量脱水试验,其中市场垃圾在白云区江南压缩站进行减量脱水试验,生活垃圾在天河区东圃压缩站进行减量脱水试验,厨余垃圾因量较小且分布比较分散,无法达到试验的要求,暂时取消了厨余垃圾减量脱水试验。
二试验流程图
垃圾收集点
桶装垃圾运输车转运
地磅
称总质量A
垃圾压缩站
后装式垃圾车转运
垃圾场地磅场
转运
垃圾场
称总质量E
垃圾场地磅,
转运
地磅
称空车质量F
称空车质量B
桶装垃圾运输车
垃圾压缩
倒卸垃圾
垃圾车
收集垃圾
三试验操作步骤
1、由桶装垃圾运输车(简称小黄车)在垃圾收集点收运垃圾至垃圾压缩站,卸前过地磅称总质量(A),卸完后垃圾空车再称一次质量(B),并得出该次的垃圾质量(C=A-B)。
2、采用预脱水模式和未预脱水模式两种工艺,实测压缩装满后装式垃圾车一车厢所需的时间,并统计出压缩前的垃圾质量(D
=∑C)。
3、后装式垃圾车装满垃圾后,环卫车队收运至填埋场排放,并过地磅卸前称总重(E)和卸后称空车质量(F),由此取得压缩后的垃圾质量(G=E-F)。
4、计算脱水量(H=D-G),脱水率(I=(H/D )*100%)。
5、根据以上所得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
6、整理出试验报告。
第二部分市场垃圾减量脱水系统试验
试验时间、地点和对象
试验时间:2013年6月13日至6月18日
试验地点:白云区松洲街江南垃圾压缩站
试验对象:萧岗农贸市场垃圾
二试验参与单位及工作安排
试验参与单位及职责
参与单位
主要承担工作
广州市环卫机械设备厂
负责试验方案制定、组织和落实;负责试验跟踪、试验数据记录、数据分析、试验报告编写
松洲街市政所
提供试验场地、负责江南压缩站的试验设备操作等
新市街市政所
配合做好萧岗农贸市场垃圾装上小黄车的工作。
白云区环卫车队
①负责将萧岗农贸市场的垃圾桶装运至江南压缩站;②负责将压缩后的垃圾运至兴丰垃圾场倒卸;
③并做好垃圾压缩前和压缩后过磅称重工作。
白云区保洁所
安排环卫工人负责装卸桶的工作
三试验数据
(一) 采用预脱水工艺
试验过程:2013年6月13-15日,天气为阴天偶有小雨,进行了两车厢()垃圾量的试验,具体试验数据见表2和表3。
表2 市场垃圾预脱水试验数据1
表3 市场垃圾预脱水试验数据2
根据表2,%,累计装满一厢的时间为1:57′25″,平均压缩1000kg脱水后垃圾量的时间为:1:57′25″/(17240/1000)= 6′49″。
根据表3,%,累计装满一厢的时间为1:38′09″,平均压缩1000kg脱水后垃圾量的时间为:1:38′09″/(14920/1000)= 6′35″。
两次试验平均脱水率为:(%+%)/2=%;两次试验平均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