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二十四诗品.doc

格式:doc   大小:177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十四诗品.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8/10/1 文件大小:1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十四诗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十四诗品
划时代意义:由过去的诗歌语言风格研究转入了诗歌意境风格的研究
一、雄浑篇
原文:大用⑴外腓⑵,真体⑶内充。反虚⑷入浑⑸,积健⑹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⑺。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注释:
⑴、“大用”之说亦见庄子,《人间世》篇记载那棵可以为数千头牛遮荫的大栎树托梦给对它不屑一顾的木匠说:“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所谓“大用”即“无用之用”也。“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⑵、腓,原是指小腿肚,善于屈伸变化,此指宇宙本体所呈现的变化无穷之姿态。
⑶、真体,即是得道之体,合乎自然之道之体。《庄子•渔父》篇中说:“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於俗。”
⑷、“虚”,是自然之道的特征,《庄子•人间世》云:“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⑸、“浑”是指自然之道的状态,《老子》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⑹、“健”是《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唐代孔颖达《正义》云:“天行健者,谓天体之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
⑺、“环中”之说源于《庄子》,《齐物论》云:“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蒋锡昌《庄子哲学•齐物论校释》云:“‘环’者乃门上下两横槛之洞;所以承受枢之旋转者也。枢一得环中,便可旋转自如,而应无穷。此谓今如以无对待之道为枢,使入天下之环,以对一切是非,则其应亦元穷也。”又《则阳》篇云:“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郭象注云:“居空以随物,物自成。”也就是说,一切任乎自然则能无为而无不为。
意义分析:
雄壮、浑厚
首四句讲的是“雄浑”美的哲学思想基础和具体解释。“大用外腓”是由于“真体内充”, 讲的就是道家和玄学的体用、本末观。如无名氏所说:“言浩大之用改变于外,由真实之体充满于内也”; “返虚人浑,积健为雄”,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具体解释了“雄浑”。虚,故能包含万物,高于万物,因此只有达到“虚”,方能进入“浑”的境界。此句之意谓像宇宙本体那样不停地运动,周而复始,日积月累,因内在自然之健,而有一股雄浑之气。
中四句是进一步发挥前四句的思想内涵:雄浑之体得自然之道,故包容万物,笼罩一切,有如大鹏之逍遥,横贯太空,莫与抗衡。宇宙本体原为浑然一体,运行不息的一团元气,因为它有充沛的自然积累,所以才会体现出雄浑之体貌。所谓“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讲的是自由自在,飘忽不定,浑然而生,浑然而灭,气势磅礴,绝无形迹,自然生化而毫无人迹也正是自然之道的体现。这里所运用的是一种意象批评的方法之运用,也是《二十四诗品》的基本批评方法。
后四句则是对雄浑诗境创作特点的概括。“超以象外”为虚,“得其环中”为浑,此二句就是“返虚入浑”,此云“雄浑”境界的获得,必须超乎言象之外,而能得其环中之妙。说明此种雄浑境界之获得必须随顺自然,而决不可强力为之,故云:“持之匪强,来之无穷。”这实际也就是《含蓄》一品中所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孙联奎《诗品臆说》云:“‘不著一字’即‘超以象外’,‘尽得风流’即‘得其环中’。”
总体论述:
“雄浑”是二十四品中最重要的一品,是建立在老庄“自然之道”基础上的一种美。之所以放在二十四品之首,讲的是一种同乎自然本体的最高的美,也就是诗歌创作的最理想境界。它所体现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创作思想是贯穿于整个二十四品的。
体用,本体和作用。浩大之用向外伸张而变化无穷,是因为自然之道充盈于内。返回太虚入于浑然一体的元气之中,则可积刚蓄健而形成雄壮的力量——这是雄浑美的哲学基础。于是,这雄浑之气可以囊括万物,可以横贯太空。
“雄浑”之美的诗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雄浑的诗境有如一团自在运行的元气,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是一种整体的美;2、是一种自然之美,而绝无人工痕迹,是最高的美的境界。3、在浑然一体的诗境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意味,犹如昼夜运行、变幻莫测的混沌元气,日新月异,生生不息,故而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是一种含蓄的美,超乎一切言象之外;4、“雄浑”是一种传神的美,而不是形似的美;5、“雄浑”之美具有空间性、立体感,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流动的动态的美,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所强调的所谓“飞动”之美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例诗介绍:
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主擒吐谷浑。”边塞的苍茫风光和军土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王维的《终南山》:“天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山峰雄伟,直上云霄,绵延起伏,阴晴各殊,涧水曲折,潺潺流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