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硒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体内的抗氧化剂,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多种生物功能。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硒是人类和动物生命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人体内共含硒14~21 mg,各组织和体液中均含有硒,以肝、肾、胰、心、脾、视网膜、虹膜、晶状体、牙釉质和指甲中含量为多。人体所需的硒或硒化物可通过吸、食或皮肤进入人体,其硒源的90%来自食物,所以人体每天的硒摄人量直接受食物含硒量的影响,间接取决于环境中水、土壤的硒含量以及人们的饮食习惯。由于地区、土壤、水、食物含硒量及硒存在形式不同,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物品种及数量不同,硒的摄入量和吸收量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可达10倍),迄今人体对硒的正常需要尚无统一标准。
硒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与存在形式
动物所有组织和细胞中都含有硒,含量视组织和饮食硒水平而异。一般来说,动物肝脏、肾脏。胰腺、垂体及毛发硒含量较高,肌肉、骨骼和血液中相对较低,脂肪组织中最低。在不同组织中,硒在细胞内的分布不同,肝脏硒较均匀地分布在细胞的颗粒和可溶性部分中,而在肾皮质中近75%的硒集中在核部分上随食物中硒水平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动物体内的硒以含硒酶和含硒蛋白两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形式存在。
硒的基本作用
硒是食物源抗氧化剂,硒能清除人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防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破坏,它的抗自由基作用是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300~500倍。
提高整体免疫力,具有辅助防癌抗癌功能
减低血脂、血压,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血栓形成,缩小心肌梗塞面积。
硒除能防治克山病、大骨节病外,还能够抗病毒、抗过敏、抗衰老、消炎、抗黄曲霉毒素B1和苯并蒽、亚硝胺等致癌作用,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
防止肝脏病毒疾病、肝硬化、肝脏癌变、脂肪肝、酒精肝等。
代替胰岛素功能,激活胰岛细胞正常工作。
提高前列腺局部抗感染能力,控制炎症,控制增生。
保护视力,防止男女不孕、抗衰老。
清除体内垃圾,排除体内毒素,排除重金属毒物。
清除体内垃圾,排除体内毒素,排除重金属毒物。
硒的营养主要是通过蛋白质特别是与酶蛋白结合发挥抗氧化作用。硒与其它微量元素、维生素具有协同作用,如硒与锌、铜及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胡萝卜素等协同清除体内代谢废物——自由基。硒对一些金属有毒元素(如镉、汞、砷、铊等)有拮抗作用;硒能防止镰刀菌毒素(T—2)对心肌细胞、肝细胞和软骨细胞的损害;硒可抗病毒,对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的白细胞DNA非程序合成有阻断作用,并可阻止乙型肝炎发展成肝癌;硒有调节并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使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硒有抗衰老作用,能使实验动物延长寿命,并具有抗疲劳效应;硒有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减轻癌症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大抗癌药的剂量,有利于癌症的治疗;硒能保护视力,预防白内障发生,能够抑制眼晶体的过氧化损伤。硒在遗传领域也有一席之地,近年的研究表明,硒参与体内蛋白质、酶和辅酶的合成,硒——半胱氨酸(Se—cys)是遗传密码正常编码的第21个氨基酸。
硒的生理功能
l抗氧化功能机体内存在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当受到具有强氧化力的游离基化合物的侵袭时,会发生过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物。此反应是一种连锁反应,一旦开始便会与周围各种细胞膜的脂质双层内所含的脂质或其他细胞器产生反应,影响器官的正常代谢功能或其受损时的自我修复功能。机体对脂质过氧化作用损伤有两类防御体系:一类是非酶促反应,包括含琉基化合物。辅酶Q、维生素(A、C、E等)、醇类和酚羟基化合物等;另一类是酶促防御体系,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I)等。它们可以有效地清除O、H2O2。ROOH等活性氧并终止自由基链式反应。Se的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GPxI酶促反应清除脂质过氧化物,因此通常将GPxI活性作为衡量Se在生物体内功能的指标。随着硒浓度的变化,GPxl的活性也发生变化,且酶活性变化总是滞后硒浓度的变化。当Se缺乏时,该酶的活性降低,不能充分催化过氧化物,引起脂质自由基和过氧化物的积累,以致对细胞膜和细胞壁产生过氧化损伤。
Se还同维生素E(VE)构成了动物机体抗氧化的两条防御途径,两者可以协同发挥作用。硒至少能在3个方面节省VE:l)Se为胰腺的正常功能所必需,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胰脂肪酶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因此有助于VE的吸收;2)Se为谷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在谷眈甘肽过氧化物酶发生生化转变的同时,能够消除过氧化物使其变成醇和水,因此减少了过氧化物损伤细胞脂质膜上多不饱和脂肪酸,也就减少了保护脂质膜所需要的VE量:3)有助于血浆中VE的存留,但机制木清楚。VE则至少能在2个方面节省Se:l)VE是脂质膜的组成成分,能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