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纲要
:“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语言学视野中的文学
:走向“文学语言学”
:走出“语言乌托邦”
:“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 语言的概念
.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
.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
. 语言-诗-存在的同一性
. 语言变迁引发文学变革
-B·布洛克,L·特雷杰:“语言是一个社会集团内部协调一致的任意的有声符号系统。”(《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译本1986:238)
-H·斯威特:“语言是概念的表达,它通过语音组成词,再由词组成句子。这种组合与形成思想之诸概念的组合相适应。”(238)
-徐通锵《语言论》:“……从语言的性质来说,它是现实的一种编码体系;从功能来说,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997: 21)
.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
(1)语言符号。语言直接指人的说、写、听、读行为及其产品,即狭义的“语言符号”(linguistic sign)。文学正在这一意义上是“语言”。
(2)非语言符号或拟语言。这是二十世纪特有的“语言”概念。狭义语言的特性被类比和扩展地去概括种种“非语言符号”(nonlinguistic sign)。
“拟语言”
-列维-斯特劳斯:文化现象就是一种“拟语言”(quasi-language)。如文学、神话、音乐、电影、电视、绘画、建筑、舞蹈、时装、香水、广告、婚姻规则、亲属关系、汽车系统等。
-小松左京、高阶秀尔:“绘画是语言。画中有语法和辞书。”
-巴赞:“电影是一种语言活动。”
-麦兹:“电影是没有语言的言语。”
-柯林伍德:“艺术必须是语言。”
-克丽丝蒂娃:“心理分析学把所有症候都看成是语言。”
.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
-十九世纪后期,文学家希望通过语言来拯救文学的危机。反对浪漫主义的情感至上或直抒胸臆,强调以“象征”(即暗示)去间接表达诗人意图,全力追求语言的音乐美、绘画美。
-波德莱尔、马拉美和魏尔伦深信语言具有神奇的创造魔力:
-“给我粪土,我用它掘出黄金;给我地狱,我用它发现天堂。”
-马拉美:“人们不是用思想来写诗的,而是用词语来写的”。
王尔德
-“语言是思想的父母,而不是思想的产儿”。
-他把语言当作“艺术的最高形式”,“形式都是万物的起点。形式就是一切”。
-与其说艺术摹仿生活,不如说生活摹仿艺术。
-诗-存在的同一性
-维柯德:原始历史是“诗意历史”、“原初语言即是诗”;
-赫尔德尔: “诗是人类之母语”。
-在卡西尔,艺术使语言的隐喻本质获得“再生”。在艺术中,“语言复活了全部的生命;但这已不再是被神话束缚着的生命,而是审美地解放了的生命了。”
-语言的隐喻本质正是艺术的本质。而艺术的权力也正在于隐喻的权力。
海德格尔
-“当人思索存在时,存在就进入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寓所。人栖居于语言这寓所中。用语词思索和创作的人们是这个寓所的守护者”。
-“语言的本质必得通过诗的本质来理解”。
-“语言本身在根本意义上是诗。诗在语言中产生,因为语言保存了诗意的原初本性”。
-“原始的语言就是诗,在诗中神思存在”。
巴赫金
-诗学应当“依靠语言学,但它不是语言学研究。”
-作为语言学对象的语言不可能具有“诗意特性”,它“只有在具体的诗意结构中才具有诗意特性”。
-“诗的特征不属于语言及其成分,只属于诗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