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拥抱大树》教学设计
上海市闵行区启音学校 徐晓春
一、学情分析
启音学校五年级一班有九名听障学生。该班学生听力损失程
度分布不平均,少部分学生听力损失在 90~ 100 分贝之间,大部
分学生听力损失超过 100 分贝。因此教学时教师需要用手势、指
语辅助教学。 一般情况下, 听力损失程度越低, 学生的认知水平、
语言表达能力越好,反之亦然。由于听力损失程度的不平均,也
造成了学生认知、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差异。好的学生不仅能把文
本中的语言资源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还因接收的信息丰富,具有
自己独特的见解,语言表达也比较丰富。而后进生可能连文本中
的语言都不能完整地记忆和表达。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上有
所得,我充分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本班学生的特
点就是善于表演,乐于表演。在教学中,我力求将教学内容设计
为学生乐于参与的语言训练活动、情境表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
中获得乐趣的同时,也获得知识,更达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
情感的提升。
二、内容分析
《拥抱大树》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新教材第八册第二
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爱护树木的有趣而动人的
故事。一位先生无意中伤害了大树,受到人们的批评,为了反省
自己并教育别人,他以拥抱大树的方式向树木公开道歉,决心要
永远善待、爱护树木。
课文采用了倒叙的写法。文章开头写了一个奇怪的场景:一
个身材魁梧的壮汉,双手搂抱住店前路边人行道上的一棵大树,
嘴里喃喃自语:“啊,亲爱的大树,对不起,我不该虐待你,请原
谅我吧 ,, ”
文章以这个奇特场面引发了读者的兴趣, 然后以设问 “这是怎
么一回事呢?”使话锋一转,回过头去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
文章最后通过丹尼尔之口,点出文章的主旨。 “树木是人的好
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它。 ”
三、活动目标
通过谈拥抱、 阅读感悟 《拥抱大树》、谈环保三个层次的活动,
深切体验、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爱树木、重环保的情感;拓
展活动,练习语言表达,丰富语文实践的机会。
A 层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联系上下文理解“指责” 、“虐待”、“喃喃自语”等关键词语的意
思,通过角色扮演,想象说话,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理解重点句子,形成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
意识。
B 层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联系上下文理解“指责” 、“虐待”、“喃喃自语”等关键词语的意
思。
理解重点句子,初步形成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同大自然和谐相
处的意识。
C 层
能正确地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演示,理解“指责” 、“虐待”、“喃喃自语”等关键词语的意
思。
通过理解重点句子,知道要保护生态环境,同大自然和谐相处。
四、活动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运用文本资源,开展
有效的语言活动,体会人物情感,形成环保意识。
(二)教学难点
从“指责、虐待”等词中体会到绅士的爱树之情。
五、设计理念
1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
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学生来说, 语言的表达更是语文教学重要
的任务之一。因此,我在教学中,抓住语言训练点进行语言训练
活动。课文一开始,我抓住《拥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