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1,343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8/10/3 文件大小:1.3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9年1-12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
来源:搜狐汽车作者:崔东树
http://auto./20100118/
一、09年汽车工业走势
1、总体评述
A. 12月零售超强于厂家销量
由于2010年的春节较晚,12月的终端市场应较平淡,但政策优惠的末班车效应大显威力。由于今年的税收优惠要到年底截止,这引起消费者的提早购车获取更大优惠政策,也就是车市的末班车效应在强化。由于12月的市场火爆,各家表现都很好,很多平时走势较平缓的企业更感觉到销量数字的振奋,但冷热的反差很很大的。供不应求的车型在12月的旺销也没有明显的销量变化,而众多消费者的抢购热情都集中到平销的车型中,因此出现很多普通车型更加惊喜的反差状态。而12月的月末生产难以实现当年销售,因此厂家提早放假休息的较多,厂家销量低于零售也是历年没有出现的。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搜狐汽车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或改编、改写。
B. 1月的走势急速火爆
虽然12月的市场火爆,各家表现都很好,但进入2010年的1月的元旦销量走势就有了预期中的停顿。由于厂家没有商品车资源供给经销商的元旦销售,而经销商的库存也被12月末的火爆而抢购一空,消费者也不愿赶在优惠刚缩小的心理过渡期去选购,因此2010年的元旦车市成为厂家、经销商、消费者都相对轻松的时期。加之元旦的北方暴雪寒潮,新一轮消费热潮启动延迟了几天。
但1月的厂家要面对新的一轮春节前消费热潮,加之厂家希望1月的销量开门红,而经销商的库存极度缺乏,因此2010年的1月虽只有20天工作日,但厂家销量依旧较高。
09年的粘膜成交价回升较快。虽然厂家希望经销商把厂家的促销充分体现在成交价格上,但供求关系决定经销商的优惠必然缩水。消费者等春节前购车,市场供需趋于平衡的经销商让利幅度要比12月大一些,%的购置税。从消费者购车的总成本最低的角度看,春节前购车并不会吃亏,1月的市场零售依旧较好。
C. 4季度整车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倍
09年的汽车市场走势较强,整车企业的增产增收趋势越走越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09年3季度(6-8月)的整车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倍,而4季度(9-11月)的汽车整车企业利润达到412亿元,较08年同期的100亿元利润增长312%,净利润同比增长3倍应是历史少有的好业绩。这也进一步证明国外媒体宣称的中国汽车救市政策增长不增收的嫉妒之言彻底破灭。
09年4季度的整车企业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的贡献是多方面构成的:首先是乘用车总量扩大带来的利润同步增长,其次也是企业的加班加点带来的额外收益,规模效益在产能利用率超负荷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另外也是商用车4季度走强,相对于08年4季度商用车企业减产亏损严重,而09年4季度的卡车企业销量和利润齐增长形成的同比反差巨大,汽车整车行业各细分市场利润和谐高增长。
D. 09年商用车增长创本世纪新高,但乘用车尚未突破
09年的汽车市场走势较强,其中的商用车高增长尤为引人注目,其增速28%已经远超过本世纪10年的最好水平。这个创新高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强的就是燃油税实施对商用车带来的重大机会。
总有人说商用车的表现差,但实际的09年商用车表现超强,国家相关政策和经济回暖对商用车的促进效果极为突出。
E. 2010年年车市不必悲观
中国的汽车市场有多大?这应该是绝大部分统计数字难以说明的。我们所说的汽车仅是广义汽车中的一大部分,还有低速货车等很多边缘车型和边缘厂家并未进入分析范围,因此对09年的增长不应太恐惧,毕竟是主渠道的产品更进一步占领市场,而不仅是自身的市场扩大。
08年底的燃油消费税改革带动了汽车市场格局的剧烈变化,正规军高增长,杂牌军也改邪归正,汽车市场发生深刻的变革,这一切都是税费改革带来的胜利成果。低速汽车到底有多少转变为汽车,多少人从三轮轿车转为四轮微客也不好说。因此我认为对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应辩证分析,不应看到过大的数字而过度忧心忡忡。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推动城镇化,而且不是留于口号,有新的具体措施:在中小城市放松户籍限制。这也是城市化的重大方向性调整,中小城市的加速发展必然带来私车普及的加速。进一步关注中小城市的市场增长潜力也是功课之一。
09年的车市爆发是长期积累的消费潜力的释放,尤其是养路费取消带来的潜在购车群体大幅增加以及购车变现率的大幅增长是09年的1年高增长难以消化的,2010年的乘用车消费仍很旺。
在厂家产能增加和潜在消费群体数量庞大的基础上,加之明年的末班车效应继续体现,估计2010年的国内车市增长仍会在20%左右。但2011年这个增速难以实现,减速还是必然的趋势。
前期乘联会内部的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