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1985年.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985年.doc

上传人:n22x33 2015/9/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985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985年,中国第一位摇滚乐巨星崔健推出了他的成名作"一无所有"(这首歌曲后来成了1989年学生运动中的"主题歌"),它的诞生标志着一种新鲜而且多样的摇滚文化在中国的生根发芽。直到今天,大多数的摇滚艺人依然在社会的间隙中演出、生存,许多乐队靠着家庭和朋友的资助过活──他们写自己的歌曲,但通常这些歌曲被禁止在电视和电台里播放。
大多数的中国摇滚乐歌词表达的是私人情感,如惶恐、希望、孤独等等,1989年的运动激发了这种个人情感的表达。虽然绝大多数的摇滚艺人并没有参加那一年的运动,但是1989对中国摇滚乐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超载乐队主唱高旗在1995年接受的一次西方采访中说道:"89年以前我们是理想主义者,89年以后我们变成了现实主义者。89之后,许多东西都变了。我变了,我的音乐变了。一些人还在写一些政治性很强的歌曲,但是这已经没有多大意义,现在我主要写一些反映自我生存状态的东西"。
中国摇滚通常只述发个人情感,很少有涉及政治的。但是那种抑郁绝望的表达基调确实会对现有的环境造成影响,尤其是在中国,政府把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看得远远超越于个人利益。近年来,摇滚乐歌词进一步走向直接浅白,在朋克乐队"苍蝇"的一首"兴奋的不是你"中,主唱丰江舟这样唱道:
我真希望
笑的不是嘴
而是肛门
发硬的不是尸体
而是拐根(注:***)
我真希望
兴奋的不是你
我真希望
发硬的不是你
我对中国摇滚乐的介绍倾向于政治方面的解析,这种倾向在西方学者中很多见, 中国摇滚总被他们看成是一股颠覆性的反抗力量。据说共产党国家的摇滚乐势力往往在共产主义的最终崩溃上起到重大作用。V'lav Havel,捷克共和国的前总统,甚至宣称革命起源于摇滚。对中国1989年事件的分析最终也往往和摇滚乐扯上关系。但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所谓中国摇滚乐的颠覆性和革命性,只是西方评论家口中的摇滚神话,它由对中国摇滚乐历史和现状的错误分析而造成。(部分程度上得归因于Jolanta Pekacz于1994年在"Popular Cultur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摇滚能否推倒那座墙?──论摇滚在政治演变中的作用》)
1、"摇滚文化"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坚如磐石的整体,而"亚文化"、"反文化"等理论在对北京摇滚的分析中也很盛行。不过我更倾向于把中国摇滚当作是一个支离破碎的文化组合,它与外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彼此之间的界限不断转变,互相渗透。它所涉及的音乐风格、乐手及听者之间的层次也千差万别──从张楚的民谣到超载的重金属;有的乐手更多地把触角伸入社会问题,有的却相当内省。这是一个非定性的文化实体,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都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2、中国政权往往被看成是一面固若金汤的铁幕──极权主义的象征,但事实上,中国政权的内部也并不是平安和谐的。先不谈那些支离破碎的"民主党派",光是共产党内部,就可以分成三大派系:激进派(主张政权改革,使政治体系进一步现代化),保守派(怀恋过往"真正的"共产主义年代,主张极权统治),和自由派(主张把经济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核心)。
3、摇滚被认为是与社会主义精神不相符合,但这是毫无道理的。摇滚乐,经常针对许多社会概念或教条提出质疑和批评,而不是单单针对社会主义这种制度。以东欧的摇滚乐发展情况为例,当地的摇滚乐很兴盛,政府和摇滚乐